2018-2019学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
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历 史 答 案
1.A
【解析】
由材料中的"王道既微,诸侯力政"、"九家之说蜂出并作,各引一端"、"以此驰说,取合诸侯"可知是百家争鸣,故选A。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百家争鸣
2.B
【解析】
由"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得知孟子的这一思想是"民贵君轻",统治者要实行"仁政",故B项正确;A项是孔子的思想,排除;C项是法家的思想,排除;D项是墨家的思想,排除。
3.D
【解析】
本题考察学生对材料的阅读探究能力。材料的大致意思是国家如果出现要败亡的迹象,上天会先降下灾祸作为警告,如果还不知道反省,上天又会降下怪异的事情警告,如果还不知道天下有变,国家的灭亡就来临了,这是上天想通过仁爱的君主制止祸乱的发生。由此可以推知AB两项正确;天人合一本身就是对儒学的发展,故C正确。故答案选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的儒学思想(新儒学)
【名师点睛】董仲舒新儒学的主要思想主张:
(1)政治主张:"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认为大一统是天地的常理,国家的需要;要维护政治的统一,必须实行思想上的统一;不在儒家六经范围之内的各家学术都应罢黜。
(2)哲学思想:"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3)经济主张:"限民名田"、"塞兼并之路",国家对百姓"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儒家仁政思想的应用)。
(4)伦理思想:三纲五常。
董仲舒思想的特点:把诸子百家中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了新儒学体系;使儒学披上神学外衣和宗教迷信色彩;维护大一统,为封建专制服务。
4.A
【解析】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以来,佛教盛行,儒学面临挑战。儒学从"专讲注疏到把春秋三传束之高阁" ,从"专讲训诂名物到主讲明心见性",说明儒学受到佛教的影响,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都发生了改变,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儒学和佛教之间的关系,没有体现出三教合一,故B项正确;C项说法错误,从西汉武帝开始,儒学一直是正统思想,排除。心学是宋明时期出现的,故D项排除。
5.C
【解析】
宋明理学在明清时期仍居于统治地位,其地位并未丧失,A项错误;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批判程朱理学,实际上是儒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新发展,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而不是彻底否定,B错误;材料主要是讲官方正统思想是程朱理学,非官方出现了有悖于程朱理学的思想,联系明清时期的史实可知,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进步思想家批判程朱理学,实际上是儒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新发展,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C正确;倡导"自由""平等"思想是民主思想的体现,不符合明清时期的封建制度下的思想启蒙的史实,D错误。
点睛:抓住关键信息"官方方面,程朱学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为巩固。非官方方面,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清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结合所学,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批判程朱理学,实际上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
6.D
【解析】
题干中的熊为了表达对苍蝇的愤怒以及对朋友的关爱,就不顾它的朋友的身体,反映的是由于太过于对朋友呵护,但是因为无知,导致了最终使朋友的身体遭受损害,说明"道德必须以知识为基础,无知是导致罪恶之因",故答案为D项。ABC项材料没有反映,排除。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苏格拉底
7.C
【解析】
材料强调法律为人为约定,强调人的作用,有利于人文精神兴起,故C项正确。普罗泰格拉生活在希腊的奴隶社会,排除A;B是卢梭的观点;D是苏格拉底的观点。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智者学派
8.A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