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他的心思是什么?
生2:是为了做顶好的靴子。
师:这也就是他的理想。他为了怎么样的理想?请在中间加上一个定语。
生:一生的、终身的、唯一的、永恒的......
师:他为什么要为了这样的理想,他的这种理想体现了他怎样的人生价值呢?
师:先请同学们翻到45页,"那双靴子不该咯吱咯吱地响呀"......我完全可以想象到他埋头细看那双靴子时的历久不停的悲伤心情。这里可以看出,他追求的是完美的靴子,对他来说,靴子要是质量不好就是他的耻辱。
师:再看46页,"这下可糟了!这些靴子比以前的格外经穿。"第47页"过了很久,靴子才送到--但是这几双靴子比以前的更结实,简直穿不坏。"第48页,"不论在式样或尺寸上,在加工或皮革质量上,这些靴子都是他给我做过的最好的靴子。"这些都说明他为我做的靴子一次比一次好,为什么呢?
生1:因为当时有垄断,他的生意越来越清淡,而我坚持到他那里定做靴子,所以他为了感激我。
生2:他为了自己的理想做靴子,随着时间的流逝,他的经验越来越丰富,手艺越来越娴熟。
生3:他要为世界留下最美好的一面,所以每做一双靴子都是用尽心血。
生4:他为了做我的四双靴子而死,因为他每做一双靴子都要花大约半个月的时间。他可能觉得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但四双靴子是他的精神支柱。
师:刚才,同学们都谈到,格斯拉生意越来越淡,但是"我"自始至终都关护着他,格斯拉会这样认为的吗?
生:不会。
师:那他为什么仍然是越做越好呢?
师:我以为他之所以这样做,是一种自然的行动,因为他把顾客的利益放在了首位,顾客对他的肯定就是他人生价值的体现,从顾客的眼中,他得到了人生最大的幸福和快乐,他为自己的这样的理想而活着。小说中说到那些大公司"利用广告而不靠工作把一切垄断去了",如果是靠广告和工作,那么他死而无憾!但是当时的人们否定了他的价值,消灭了他的理想,使他的精神无所寄托。
师:可以说,靴子就是他的生命,灵魂寄托的地方。他为了靴子已达到"忘我"的境界,就如中国的庄子"无功无名无己"的圣人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