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对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原理的理解
关键信息:低温处理分生组织细胞、抑制纺锤体形成、染色体不能被拉向两极、不能形成两个子细胞。
错误理解:将"抑制纺锤体形成"等同于"着丝点不分裂",将低温处理"分生组织细胞"等同于"任何细胞"。
模拟题组--预趋势
实验步骤及结果分析
1.[经典模拟]选取生理状况相同的二倍体草莓(2N=14)幼苗若干,随机分组,每组30株,用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幼芽,得到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该实验的自变量有两个
B.高倍镜下观察草莓茎尖细胞的临时装片,发现有的细胞分裂后期的染色体数目为56
C.秋水仙素与龙胆紫一样属于碱性染料,能对染色体着色,从而诱导染色体加倍
D.实验表明:用质量分数为0.2%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草莓幼苗的幼芽1d,诱导成功率最高
解析:理解实验过程和染色体加倍机理是解题关键。A选项正确:该实验的自变量是秋水仙素的浓度和处理时间;B选项正确:二倍体草莓经秋水仙素诱导成功后,染色体加倍成28,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为56;C选项错误:秋水仙素不能对染色体着色,其诱导染色体加倍的原理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D选项正确:图示可知质量分数为0.2%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草莓幼苗的幼芽1d,诱导成功率在处理的组别中最高。
答案:C
实验的综合考查
2.[原创]四倍体大蒜的产量比二倍体大蒜高许多,为探究诱导大蒜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最佳低温,特设计如下实验。
(1)实验主要材料:大蒜、培养皿、恒温箱、卡诺氏液、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显微镜、改良苯酚品红染液等。
(2)实验步骤
①取五个培养皿,编号并分别加入纱布和适量的水。
②将培养皿分别放入-4 ℃、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恒温箱中1 h。
③取大蒜随机均分成________组,分别________诱导培养36小时。
④分别取根尖________cm,放入________中固定0.5~1 h,然后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冲洗2次。
⑤制作装片:解离→________→________→制片。
⑥低倍镜检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并记录结果。
(3)实验结果:染色体数目加倍率最高的一组为最佳低温。
(4)实验分析
a.设置实验步骤②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