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渡设问 那么地主是靠什么途径来扩大他们的地产的呢?(导入下一标题)
教学反思 这部分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但难度不大,将教材内容打破,进行教材资源的重新整合,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而且采取材料分析的方法,通过材料分析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理念,体现历史学科的特点。
二、地权流变--探讨土地兼并问题
设计思路 此部分内容课标并未作明确的表述,但这无疑是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一个重要特点,而且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个难点。由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土地兼并的原因和表现,然后通过分组讨论和表演这种生动活泼的方式,让学生体验封建社会各个阶层在土地兼并中的利害得失,从而更好地理解土地兼并所带来的危害。
土地兼并,是指土地愈来愈集中到少数大地主、大官僚手中,而农民越来越多地丧失土地,甚至根本就没有土地。宋到明清,土地兼并愈演愈烈。
设问 土地兼并愈演愈烈的原因是什么?
展示材料
材料一 宋代时期,农民阿三娶妻王氏,家有10亩地,育一子,子病重,为治病,变卖土地,张财主趁机压价,阿三不得不含泪咬牙接受。结果,子病愈,钱花完,地没了。张财主本身家财万贯,但并不满足,趁火打劫阿三家的土地只是其恶行之一。
材料二 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 --清·陶煦《租核·推原》
材料三 乔家大院是一座具有北方汉族传统民居建筑风格的古宅,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占地8724.8平方米,由6幢大院19个小院共313间房屋组成。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地主通过土地买卖的方式进行土地兼并,而且这是一种合法的形式,因为这时的土地已经成为了农民的私有土地了,因而土地兼并的根本原因是封建土地私有制,所以只要封建土地私有制不被废除,土地兼并的问题就得不到根本的解决。所以封建社会的土地兼并的趋势是愈演愈烈、不可遏制。
展示材料
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古者税民不过什一......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
──《汉书•食货志》
设问 土地兼并给社会带来了什么危害?
引导 土地兼并会涉及到哪些方面的利益?
学生 农民、地主和封建政府。
组织课堂表演 全班学生分为三组,分别扮演其中的三个角色,相互讨论体会土地兼并给他们带来的利害得失,最后请三方代表进行表演。
甲组 我们代表农民阶级,我们一般都拥有一部分土地,一年到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男耕女织,自给自足,还要承担国家的赋税徭役,一般情况下,我们也就勉强吃口饱饭,而地主财大势粗,经常欺诈我们自耕农,如果遇到天灾、战乱和苛政的话,我们走投无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