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A版必修四(浙江专版)第三单元 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学案
2018-2019学年人教A版必修四(浙江专版)第三单元 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学案第3页

  的科研小组发现,大脑特定区域对视觉障碍起到关键作用,并找到了有效治疗视觉障碍的新方法。这表明(  )

  ①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③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④思维能够决定存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析] 德国科研小组发现大脑特定区域对视觉障碍起到关键作用,并找到了有效治疗视觉障碍的新方法,表明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故①正确;大脑特定区域对视觉障碍起到关键作用,体现了联系具有普遍性,故②正确;③与题意不符,故排除;④说法错误,因为存在决定思维,故排除。故答案选A。

  [答案] A

  

  目题(二) 联系的客观性

  

  

  1.联系的客观性原理及其方法论是什么?

  (1)原理: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方法论

  ①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②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2.为什么联系是客观的?

  根据联系与实践的关系来说,可以分为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它们都是客观的。

  [思维纠偏](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1.人为事物的联系就是主观联系。(F)

  点拨: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存在的联系,而主观联系是主观臆造的根本不存在的联系。

  2.人类能够创造自在事物之间的联系。(F)

  点拨: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类不能随意创造。

  

  正确理解联系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1)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们不能主观臆造联系,但并不是说联系是不能改变的,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这充分体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而绝不是否定事物联系的客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