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第一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考试要求] 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b)
目题(一) 联系的普遍性
1.什么是联系?
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2.联系的普遍性有哪些表现?其方法论是什么?
(1)表现:
①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②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③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2)方法论要求: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思维纠偏](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1.联系是普遍的和无条件的。(F)
点拨:联系是普遍的,旨在强调不存在孤立的事物,联系又是有条件的,并非任何事物之间都有联系。
2.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是事物的存在方式。(F)
点拨:事物的存在方式是运动。
正确理解联系的普遍性
(1)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在这一点上是绝对的、无条件的。但每一事物与其周围其他事物的联系又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不能把联系的普遍性理解为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是联系着的,因为这种看法混淆了联系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忽视了联系是客观的、有条件的,极易陷入唯心主义的泥潭。
(2)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与世界的普遍联系:前者回答的是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后者说明的是世界的状态"怎么样"的问题;从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出发,必然要承认客观世界的普遍联系。
[典例应用]
据《神经心理学》杂志介绍,德国萨尔不吕肯大学医学院神经心理学科的科克霍夫教授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