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屋(四)诗二首》导学案
人教版(新)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屋(四)诗二首》导学案第4页

 二、自学质疑:

  你在自学过程中还存在哪些问题?

三、自学检测

  提问学生回答"自学内容"中的相关问题,检测学生自学效果。

【释疑点拨】(12′)

(一)检查预习效果

(二)课堂学习:

1.读课文,概括段意:

2你认为这首写得怎么样?请写出简短的评论?

3、结合本文说物象与意象的区别?

【训练提升】(15′)

1.对诗中"一枚"、"一张"、"一方"、"一湾"四个数量词与"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形容词在诗中有什么表达效果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是一种轻描淡写的方式,表现乡愁不是很重。

B.看似一种轻描淡写方式,把乡愁浓缩于四个面积小重量轻的对象之上,恰好反衬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浓烈的思乡之情。

C.运用反衬,也更引人对祖国和平统一的渴望与深思。

欣赏下列诗歌,完成后边各题。

2.【甲】 乡 愁(节选)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乙】 天净沙 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有天涯。

(1)."乡愁"本是一种抽象的情感,但甲、乙两诗都把它转化成了具体可感的物象。甲诗寄托在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等对应物上,乙诗则寄托在枯藤、老树......对应物上。甲、乙两首诗都抒发了思乡之情,但甲诗已将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了 。(2分)

(2).品读甲、乙两诗,找出自己最欣赏的诗句,并谈谈欣赏的理由。(2分)

最欣赏的句子:

欣赏的理由:

(3).放飞思绪,想像甲诗中的"我",跪在母亲的坟前会想些什么?乙诗中的"断肠人",一旦与"亲人"相聚会说些什么?(3分)

"我"的心理活动:

"断肠人"的倾诉:

3、 小时候 /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全诗有四小节,每小节分别写什么内容?

诗中运用了哪些形象?这些形象有什么共同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