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下《平均数》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下《平均数》教学设计第4页

汇报交流

小结1:把多的瓶子移出来,补给少的同学,让每个同学的瓶子数量同样多,这种方法叫做移多补少法。

小结2:求平均数也可以采用计算的方法,用他们一共收集的矿泉水瓶个数总和除以人数,得到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

(14+12+11+15)÷4=13(个)。13就是这4个数的平均数。

【设计意图】注重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通过解决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矿泉水瓶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理解求平均数的方法,掌握"移多补少"以及"先求和再平均分"的数学方法。

4.理解平均数的含义。

教师:刚才我们通过移多补少和计算,求出平均每人收集了13个矿泉水瓶,观察这个平均数13和每个同学收集的个数对比,你有什么发现?

  生:有的同学收集的比13个多,有的比13个少。也就是说平均数13在最多数和最少数之间。

追问:它是不是每个人真正收集的矿泉水瓶数量?

引导学生体会小结:平均收集13个矿泉水瓶,不是每个人真正收集的矿泉水瓶数量,而是每个人收集的瓶子数量趋近于13个。13就是他们收集矿泉水瓶的平均数.

【设计意图】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了解平均数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