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民版选修3 专题二 二 火山上的短暂稳定 学案
2019-2020学年人民版选修3 专题二 二 火山上的短暂稳定 学案第2页

  (2)英国:力图限制法国的陆军力量,采取扶德抑法政策,鼓励德国重新武装。

  (3)美国:对英法控制的国联采取抵制态度,并加速复活德国的经济军事力量,以削弱英国海军和法国陆军的实力,力图加强它对整个世界的影响。

  (4)德、意、日:三国试图打破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束缚,希望尽快恢复和发展本国的军事实力。

  裁军问题进展

  (1)1920年:国联组织非政府间的裁军临时委员会。

  (2)1925年:国联行政院成立由各国官方代表组成的裁军会议筹备委员会,但没有取得任何成果。

  (3)1927年:英、美、日三国在日内瓦召开新的裁减海军军备的会议,但没有达成一项协议。

  三、《非战公约》

  背景:洛迦诺会议之后,法国国际地位不断下降,法国政府决定发动一次和平运动,以重新提高法国的国际地位。

  签订:1928年8月,美、法、英、德、意、日等十五国在巴黎签署《非战公约》。

  内容

  (1)各缔约国"斥责用战争来解决国际纠纷,并在它们的相互关系上,废弃用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

  (2)缔约国之间的"一切争端或冲突,不论其性质及起因如何,只能用和平方法加以处理或解决"。

  (3)关于批准的手续问题,公约并无制裁侵略的具体措施和承担裁军的具体义务。

  评价

  (1)《非战公约》的签订是美国外交的一大胜利。

  (2)帝国主义列强纷纷提出自己的保留条件,这就为它们不履行此条约作了准备。

  (3)《非战公约》既有虚伪性和欺骗性的一面,又包含有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这一国际法准则的积极方面,对蓄意发动战争的法西斯国家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特别提醒] 和20世纪20年代召开的一系列裁军会议一样,《非战公约》并无制裁侵略的具体措施和承担裁军的相应义务。因此,《非战公约》对缔约国并无强制约束力,这就决定了它不可能真正起到维护世界和平的作用。但它的签订在舆论上具有正面的导向意义,因此是历史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