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苏教版必修四 关于北京城墙的存废问题的讨论 教案(2)
2018-2019学年苏教版必修四 关于北京城墙的存废问题的讨论 教案(2)第2页

  一无二"的"环城立体公园"。

三、初步感知

1.全文共二十三个自然段,可分为三部分,试概括各部分的内容。

明确: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交代处理北京古城墙所处的时代背景、处理途径,并指出"城墙存废"的重要性。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第22自然段),摆出主张拆除者的观点,然后逐个反驳,阐明保留、保护古城墙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第23自然段),得出结论:不但不应拆除,还要"善于利用",使之成为古都北京的纪念性的古代工程。拓展了主题,深化了中心。

2.关于北京城墙的存废问题,主张拆除者和主张保存者各列出了哪些理由?

明确:

拆除者的理由:(1)城墙是古代防御的工事,现在已失去了功用,它已尽了它的历史任务了;(2)城墙是封建帝王的遗迹;(3)城墙阻碍交通,限制或阻碍城市的发展;(4)拆了城墙可以取得许多砖,可以取得地皮,利用为公路。

保存者的理由:(1)城墙有有利的现代作用,便于用分区法进行城市规划和建设;(2)有游览休息功能;(3)它会丰富我们对北京的喜爱,增强我们民族精神的饱满。

四、深层探究

1.在自己的观点陷入孤立境地的时候,梁思成是怎样针锋相对地论辩的?论辩中体现出这位建筑家怎样的风范?

明确:文中梁思成首先说明城墙的存废"确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应该慎重地研讨",并指出只有"得到正确的了解",才能"得到正确的结论",正面强调讨论的意义和价值。然后指出拆除派的四大理由,即"失去功用"、"封建遗迹"、"阻碍交通"、"有利可图",直言自己的看法,认为拆除派的观点"是有偏见的,片面的,狭隘的,也是缺乏实际的计算的"、 "是知其一不知其二的,见树不见林的"。接下来正面提出自己的观点,显示了深厚的学养与非凡的远见,很有说服力。接下来,针对拆除派的理由逐一辩驳,他的辩驳显得有理有据有节有情,处处显示着见识智慧和气度风范。

2.第3自然段和第4自然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第3自然段在第2自然段摆出主张拆除者的理由,即在树起批驳的靶子的基础上,指出其错误实质--未从全面城市计划着眼,是片面的,缺乏实际计算。第4自然段正面提出自己的观点,"城墙并不阻碍城市的发展,而且把它保留着与发展北京为现代城市不但没有抵触,而且有利";城墙的"存在会丰富北京城人民大众的生活,将久远地成为我们可贵的环境"。

3.第5自然段是批驳"失去功用"的,作者是如何批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