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岳麓版)
200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岳麓版)第4页

 性。为维新变法提供了理论依据,在当时思想界产生了巨大影响。②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宣传兴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的思想。③谭嗣同--著《仁学》,以资产阶级自由、平等的观念,批判专制君权、宗法等级制度以及纲常礼教,倡导男女平等。④严复--编译《天演论》,是系统地将近代西方文化介绍到中国的第一人。他对君权论进行严厉批判,用近代民主思想阐明主权在民的道理,用用民权否定君权,直接动摇了君权论的基础。

(3)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论战

内容:要不要变法维新,要不要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要不要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

性质:资本主义维新思想同封建主义思想的论战。

影响:使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开始在中国传播开来,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涨。

※维新派与洋务派思想主张的异同

相同:都主张学习西方,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实现富国强兵,

不同:①阶级基础和阶级利益不同:前者代表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后者是封建地主阶级的代表。②向西方学习的侧重点不同:后者只引进西方技术而反对政治改革,前者不仅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还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4)维新派的实践--戊戌变法

  1898年1月,康有为呈递《应诏统筹全局折》,系统阐述了变法的具体方案,也是戊戌变法的施政纲领。当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戊戌变法的开始。但变法触犯了封建顽固势力的利益,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发动政变,变法运动遭到失败。

(5)维新变法思想及戊戌变法的影响:是一次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也是一次发展资本主义的改革运动,还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维新派提倡西学,兴民权,对封建专制制度和传统观念进行了冲击,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为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具有思想解放的启蒙作用。

二.新文化运动

1.背景:①袁世凯复辟帝制,实行专权,掀起尊孔复古逆流。②中国资本主义在一战期间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发展资本主义。③西方启蒙思想的进一步影响和民主共和观念的深入人心,使袁世凯的尊孔复古的逆流为民主知识分子所不容。

2.兴起:①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出版《青年杂志》,标志新文化运动兴起。②代表: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钱玄同、鲁迅、刘半农等。③主要阵地:《新青年》(即原《敬告青年》)和北京大学(蔡元培任北大校长。他在学术上实行的"兼容并包,百家争鸣"方针,使北大成为当时全国思想活跃、学术兴盛的最高学府和新文化运动的中心)。④口号:民主和科学,即德先生和赛先生。

3.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