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国:出台杜鲁门主义;提出马歇尔计划;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2)苏联:政治上建立欧洲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经济上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军事上组建华约组织。
(3)高潮:出现第一次柏林危机,最终导致德国分裂。
3.影响
(1)美苏"冷战",大搞军备竞赛,严重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
(2)美苏控制的第三世界国家的局部冲突争端不断。
(3)因双方势均力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4.特点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间所进行的除直接交战以外的全面对抗,涉及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意识形态各个领域。
(2)在美苏双方争夺重点地区未见热战,局部热战并未避免。
(二)美苏争霸
1.第一阶段的较量(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
(1)特点:表面上的短暂"和解";实际上是争夺世界霸权最为剑拔弩张的时期。
(2)重大事件
①戴维营会谈:1959年9月,赫鲁晓夫访问美国,苏美两国首脑会晤,未取得成果,很快苏美关系趋于紧张。
②争夺:第二次柏林危机和柏林墙的修建;激烈的核军备竞赛;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
(3)结局:重点在欧洲;美国处于攻势;战争未发生。
2.第二阶段的较量(20世纪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末)
(1)特点:双方以"缓和"为主,也有对抗。
(2)重大事件
①"缓和":1972年的尼克松访苏和1975年的欧安会的召开。
②对抗: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美国谋求同中国对话。
(3)结局:长期缓和;苏联处于攻势;美苏关系重陷低谷。
3.第三阶段的较量(20世纪80年代)
(1)特点:美苏的第二次"缓和"时期;苏联开始转攻为守。
(2)重大事件:苏联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理论;里根政府提出"星球大战计划";1987年美苏签署"中导条约"。
(3)结局:1989年的东欧剧变;1991年12月苏联正式解体;"冷战"格局结束。
概念辨析 两极格局就是以美苏关系为核心,以两大军事政治集团、两大阵营全面对抗为特点的世界格局,其对抗的主要形式是冷战。雅尔塔体系的建立是两极格局形成的基础,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