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 寒潭之水因积水退尽而一片清明,傍晚的山峦因暮霭笼罩而成紫色。上句设色淡雅,下句设色浓重,这两句把清明的湖水和紫色的暮霭从色彩上加以对比,着力表现了色彩变幻之美,突出了秋日景物的特征。先写近水,后写远山,远近结合,描写的景物显出层次。一个"寒"字体现出秋的特征,抒发出秀美山川给人清爽的感觉。这两句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
2.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赏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仅用十六个字就形容出台阁建筑的壮丽。"上出重霄""下临无地",用夸张的笔法突出楼之高,水之深。"飞"字描绘出阁道高耸如鸟之欲飞,"流"字形容油彩鲜艳欲滴。借视角的俯仰变化,使上下俯仰成趣,突出了危楼高耸的壮观。
3.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赏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一句素称千古绝唱。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彩霞自上而下,孤鹜自下而上,相映增辉,构成一幅色彩明丽而又上下浑成的绝妙好图。运用对偶、白描的手法,从动态、色彩、空间等多角度描写:背景是晚霞,时间在傍晚,有动态的落霞和孤鹜,有静态的秋水和天空。从而在读者眼前展现了一幅鲜艳有趣的图画。
4.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赏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表达了作者在政治上失意后的深沉的悲哀和孤独,也反映了"失路之人"共有的悲哀和孤独。
5.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赏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作者将"老"和"壮"、"穷"和"坚"从相反相成中统一起来,此句富有警策之意,告诫自己要像古往今来的有志之士一样,面对一切艰难险阻,执着地追求自己的理想,也突出了"贫贱不能移"的美好节操。
微任务活动二 深入感悟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
"兴尽悲来"是本文的核心词语,据此思考以下问题:
1.让作者兴致勃发的原因是什么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让作者兴致勃发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聚会宾主均为俊杰,盛况空前,文人墨客饮酒赋诗,极尽欢娱之情;二是自己偶然与会,得以观赏滕王阁让人感到惊异的壮美之景。
2."兴尽悲来",作者的情感突然由高兴转为悲伤,"悲"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作者悲伤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识盈虚之有数",中国哲学认为盈则亏,满则损,物极必反,高兴到极点往往会带来悲伤。二是"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作者虽年少才高,但仕途不顺,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