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再拿 2 瓶放在天平左右两端,如果天平不平衡,翘起来的 1 瓶为次品;如果天平平衡,剩下 1 瓶为次品。 方法二:天平左边 2 瓶右边 2 瓶剩下 1 瓶,如果天平平衡,剩下 1 瓶 为次品;如果天平不平衡,把翘起来的 2 瓶再称 1 次,这时翘起来的 那 1 瓶为次品。
(4)师板书整理: 找出最优化的方法并回顾梳理
(5)课堂练习:试一试如果从9瓶中找1瓶次品(次品重一些)怎么找?可以画一画,也可以像黑板上一样写一写。
(6)学生讨论 根据学生汇报整理,(注意"保证"可以称出次品的前提) 板 书: 9(3,3,3)→3(1,1,1) 9(2,2,2,2,1)→2(1,1) 9(4,4,1)→4(2,2)→2(1,1) 9(1,1,1,1,1,1,1,1,1)
(7)观察上表,发现规律: 提问:称的次数少的那组有什么奥秘吗?
(8)引导:把 9 瓶分成了三组,也就是把总数分成了三组。称一下就可以把范围缩到最小。 (3, 3, 3,)
(9)再次质疑:那是不是其他数也有这样的规律呢?举个例子如果 12瓶时有同学可以说一说用刚刚发现的规律来称,怎么称? 学生回答整理板书:12(4,4,4)→4(2,2)→2(1,1)
(10)验证规律:有更少的方法吗? 学生汇报预设:第一种 12(6,6)→(3,3)→(1,1,1,) 第二种12(3,3,6)→(3,3)→(1,1,1) 第三种12(2,2,2,2,2,2)→(1,1) 第四种 略
(11)小结:尽量分成三份,保证称的次数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