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民版选修一 专题七 一 危机笼罩下的俄国 学案
2019-2020学年人民版选修一 专题七 一 危机笼罩下的俄国  学案第2页

  到50年代,俄国开始了工业革命,蒸汽机大量出现;农业中也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地主已经开始用雇佣自由劳动力代替农奴劳动,在农奴内部也产生了分化。

  2.争取土地和自由的抗争

  (1)原因:广大农奴为争取土地和人身自由要求废除农奴制度。

  (2)表现

  ①俄国自发的农民起义不断发生,甚至发展成反对沙皇政府的大暴动。

  ②受封建制度和资本主义双重压迫的工人以及遭受阶级压迫的少数民族,也不断起来同反动势力作斗争。

  (3)影响:沉重地打击了沙皇专制统治,动摇了农奴制度的基础。

  [学习思考2] 阅读教材P81"学习思考",思考:阅读几本描写俄国农奴制的课外书籍,了解农奴的生活状况,谈谈农奴反对农奴制的原因。

  提示 提供如下参考书籍:克柳切夫斯基著《俄国各阶层史》、札依翁契诃夫斯基著《俄国农奴制度的废除》。原因:农奴没有人身自由,没有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为了生存和争取自由的权利,发起反对农奴制的抗争。

  3.敲响农奴制的丧钟

  (1)十二月党人起义:在1812年反对拿破仑的战争中,一些贵族军官受到西欧民主思想的影响,主张废除农奴制和等级制,建立共和国,并于1825年12月发动了起义,这次起义被称为十二月党人起义。

  (2)革命民主主义者赫尔岑、车尔尼雪夫斯基等积极宣传农民革命思想。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废除农奴制,必须先消灭沙皇的专制制度。

  (3)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反对专制、要求民主的呼声与工农运动相呼应,迫使沙皇政府不得不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4.克里米亚战争

  (1)背景:沙皇和贵族试图通过发动侵略土耳其的对外战争来摆脱国内的统治困境,而英法等列强也想趁机宰割土耳其帝国。

  (2)过程

  ①俄国于1853年10月挑起了对土耳其的战争,英法于1854年3月对俄宣战。

  ②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失败,1856年,交战双方在巴黎签订了《巴黎和约》,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独立与领土完整得到欧洲的集体保证。

  (3)影响

  ①战争的失败使俄国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大大动摇了俄国在欧洲的霸权地位。

②战争进一步激化了俄国的国内矛盾,波澜壮阔的农民运动震撼了贵族地主的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