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民版选修一 专题七 一 危机笼罩下的俄国 学案
2019-2020学年人民版选修一 专题七 一 危机笼罩下的俄国  学案第3页

  [学习思考3] 阅读教材P84"学习思考",思考:在克里米亚战争中俄国军队惨遭失败,其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 直接原因:俄国军队装备落后,弹药粮食供应不足,作战准备不充分,军心不齐;间接原因:战争期间国内农民运动高涨,威胁俄国后方,削弱了军队战斗力;根本原因:封建农奴制的俄国在经济上、军事上远远落后于资本主义的英、法等西欧国家。

  二、沙皇的抉择--1861年改革的酝酿

  1.准备改革:新继位的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从1856年3月就对莫斯科贵族谈到了废除农奴制的问题,沙皇政府从1857年初开始着手改革的准备工作。

  2.通过改革方案:由高级官吏和大农奴主组成的"农民事务总委员会"负责改革工作,并于1861年在国务会议上通过了改革草案。

  

  

  

  1.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当时俄国新的生产力发展与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之间矛盾冲突所引起,封建农奴制危机以及由此而产生的阶级斗争尖锐化的必然结果。代表贵族地主利益的沙皇政府为保存封建专制统治和贵族地主特权,被迫进行了"自上而下"的改革。

  2.克里米亚战争是一场局部的国际性战争,对交战双方来讲,各有其如意算盘,但战争结局是俄国战败,这说明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同工业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之间是无法抗衡的。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加剧了俄国社会的矛盾,证明了农奴制改革的必要性。

   农奴制严重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史料一 ①农奴的主要膳食为卷心菜汤、黑麦面包、小麦或小米制成的粥。他们的住房狭小,常常只有一间同牲口挤在一起的小屋。

  --当时俄国官方的一份调查报告

农民连同妻子儿女及其财产都属于领主所有;农民永远不能随意离开主人,如果逃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