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7、(2004·江苏·不定项)人的思维活动和认识发展是有规律的,这种规律()
A.受到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制约 B.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C.是可以改造和创新的 D.是能够被人们所认识和利用的
(五)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1、原理内容:
(1)规律是物质运动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是不可违抗的。
(2)人在客观规律面前又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又可以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为人类造福。
2、方法论:必须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即实事求是;又要注重发挥主观能动性,为人类造福。
3、反对:片面地强调发挥主观能动性,无视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的制约,属于唯心主义;只强调尊重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机械唯物主义。
例8、水利专家说,治理淮河的思路逐步从"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也就是试图完全消除洪水灾害,转变为承认洪水的风险,综合运用各种设施,力争将洪水的危害降到最低限度。
结合材料中淮河领域洪水"管理"的实践,谈谈如何理解"治水要按规律办事"。
答案:(1)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要求我们要承认规律的客观性,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洪水有其特有的规律,治水要尊重洪水本身的特性。
(2)按客观规律办事,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规律、利用规律。治水思路的转变说明人们对洪水规律认识的深化,并逐步纠正不合规律的思路和做法,按规律办事,使洪水危害降到最低限度。
二、难点解疑
1. 哲学上物质和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抽象和具体的关系。
2、世界的物质性原理的几种说法:①世界的本质是物质。②世界的本原是物质。③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④世界统一于物质。⑤世界是物质的。
3、"物质的唯一特性"和"物质的根本属性"
(1)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是说物质的本质。
(2)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除了运动这一属性以外,还有可知性、永恒性、无限性等许多属性。这些属性都是与物质不可分的。运动是物质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属性,占有最重要的地位。
4、"规律"和"规则"的关系
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不能创造它、消灭它或者改变它。规则是主观的,它是根据人们的需要制定的,可以制定它、废除它或者修改它。一个正确的规则总是根据客观规律制定的,它是对客观规律的反映。
三、高考实战演练:
1.在人类社会出现以前,自然界按照自然法则自发地调节、演化和发展。这一事实说明()
①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不受意识的影响 ②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③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 ④物质是世界的本质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