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你们见过的树叶都式什么形状的?你们能画出来吗?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画一画。
二、探索新知:
1、请同学们用一笔画出一片你所熟悉的树叶的外形。
2、小组汇报学生各自尝试画的树叶。
3、你们有办法量出画的那片树叶边线的长度吗?请试一试。
4、学生单独测量或小组合作测量一片树叶。
5、请同学们汇报测量方法和结果。
(1)用直尺一段一段地量,然后加起来。
(2)先用线来测量这条曲线,再用尺来量线的长度。
(3)用皮尺沿着所画的边线直接测量。
6、同学们都很聪明、能干,你们刚才量的是树叶一周的长度,也就是树叶的周长。我们把一个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这个图形的周长。
三、拓展应用
1、摸一摸。
(1)课桌面的边线。
(2)数学书封面的边线。
2、实践活动
(1)量一量你的腰围和头围,并与同伴说一说。
(2)量一量一片树叶的周长,并与同伴说说你的方法。
3、连一连
(1)用彩色笔描出下面图形的边线。
(2)量一量;、算一算下面图形的周长。
(3)每小题两个图形的周长一样吗?
①
②
板书设计: 游 园
240+410+200+190+560+200=1800(米)
答:小公园的周长是1800米。 二次备课:
第3课时:花边有多长
教学内容: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2.能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3.能运用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再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难点: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2.能运用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再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关键:
本课时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了解了长方形的特点,学会了测量,了解了一些测量单位并对周长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也是计算其他图形周长、面积的基础。所以,本节课必须在学生自主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升华,强化记忆。
教具准备: 直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