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经济复习提纲(岳麓版历史必修2)
历史:经济复习提纲(岳麓版历史必修2)第4页

一定的区域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1985年国务院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环渤海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1990年中央政府宣布开发上海浦东,成为中国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有什么特点: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19、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1992年中共十四大报告指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21世纪初基本建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①有利根本上解决我国经济上深层次体制问题; ②有利与国际经济体制"接轨"; ③有利解放和发展我国的生产力; ④有利于建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⑤有利于合理配置资源。

20、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⑴、物质生活的变化(衣食住的变化)

①衣:鸦片战争后,西式服饰传入中国。中国传统长袍马褂与西装并行,中国服饰出现中西合璧产物-中山装和旗袍

②食:鸦片战争后,西餐在通商口岸流行,成为上层社会的一种时尚

③住:北京四合院为中国传统住宅,鸦片战争后,西式建筑在租界地区出现,中西合璧的里弄住宅和花园式洋房。

⑵、社会习俗的变化:辛亥革命对礼仪的革新意义重大,体现了民主共和精神

①交际礼仪的变化-用鞠躬、握手代替跪拜、作揖等礼节,用同志、先生等称呼代替大人、老爷等称呼,显示平等、自由等文明精神。

②婚俗礼仪的变化--倡导婚姻自由是新式婚俗基本内容;但这一习俗的变化主要发生在通商口岸的知识层及官宦人家。

21、影响近代以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的因素:①西方科技传入和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②西方列强的侵略带来西方民主思潮和生活方式的影响③政治变革和政府政策的推动④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

中国近代以来交通和通迅工具的进步:①、铁路:是中国人修筑的第一条铁路,标志着中国铁路的诞生是清政府修筑唐山到胥各庄的唐胥铁路,②、电讯:1877年,福建巡抚丁日昌在台湾架设了中国近代第一条电报线

近代中国出现了哪些新式交通工具?(火车、轮船、汽车、飞机、电车等)

中国近代以来交通和通迅工具的进步对人们生活的影响:①加强各地联系;②促进经济发展;③促进知识传播信息交流;④有利自然经济解体;⑤改变人们出行方式;⑥转变人们思想观念;⑦使生活多姿多彩;⑧推动中国近代化历史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