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1 第2章第3节 氧化还原反应(第2课时) 教案(4)
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1 第2章第3节 氧化还原反应(第2课时) 教案(4)第3页

 2 Na + Cl2 = 2 NaCl

  注:(1)表示内容:不同元素间电子的转移情况。

(2)箭头方向:反应物中,失电子元素指向得电子元素。

(3)书写点:仅标明得失电子的总数。

  讨论交流 两种表示方法的区别:

  Ⅰ、箭头方向:双线桥反应物到生成物;

    单线桥反应物间。

  Ⅱ、箭头含意:双线桥仅起指示作用,不能反映电子的得失,应注明;

         单线桥不仅标明方向,且能反映电子的得失(出为失,进为得)。

  练习1 用单线桥表示反应:

  1. KClO3+6HCl=KCl+3Cl2↑+3H2O

  2. C12 + 2 NaOH = NaCl + NaClO + H2O

  小结并板书 二、氧化剂、还原剂

  在上述反应中,请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

  归纳整理 氧化剂与还原剂与其他概念之间的联系。

  (1)化合价升高......失电子......被氧化......是还原剂。

化合价降低......得电子......被还原......是氧化剂。

  (2)氧化剂:得电子物质。

还原剂:失电子物质。

  讲述 归纳整理:常见的氧化剂、还原剂。

  1.氧化剂:反应中凡能得到电子的物质。

(1)活泼非金属单质:Cl2、O2。

(2)高价金属阳离子:Ag+、Fe3+、Cu2+(最高价只有氧化性、中间价如Fe2+呢?)。

(3)较高价含氧化合物:MnO2、KMnO4、HNO3。

  2.还原剂:反应中凡能失去电子的物质。

(1)活泼金属单质:Al、Mg。

(2)某些非金属单质:C、H2。

(3)非金属阴离子:Br-、I-、S2-(最低价只有还原性)。

  归纳总结 3. 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及与其他概念间的关系。

  氧化剂→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具有氧化性→变成还原产物

  还原剂→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具有还原性→变成氧化产物

  练习2 判断下列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指出氧化剂、还原剂?用双线桥表示这一过程。

(1)PCl3+Cl2=PCl5

(2)NH4HCO3 = NH3↑+ H2O↑+ CO2↑

(3)3 Cu + 8 HNO3(稀)=3Cu(NO3)2 + 2 NO↑+ 4 H2O

  本课小结

1.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方法。

2.了解了氧化剂、还原剂的概念。

3.进一步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以及有关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板书 二、氧化剂、还原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