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历史高考新素养总复习人教江苏专用讲义:第十六单元 20世纪以来的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与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 第33讲 Word版含答案
2020版历史高考新素养总复习人教江苏专用讲义:第十六单元 20世纪以来的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与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 第33讲 Word版含答案第3页

(2)局限性:没有提出明确的反帝口号;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带有明显的时代局限和阶级局限。

5.实践

(1)辛亥革命: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

(2)法制建设:1912年,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认国家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在政治上一律平等。

(3)捍卫共和:孙中山先后领导发动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两次"护法运动"。

知识点二 新三民主义

1.背景

(1)孙中山多次斗争失败的教训。

(2)孙中山与时俱进的精神。

(3)十月革命胜利的鼓舞。

(4)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与帮助。

2.提出: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一大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3.内容

(1)民族主义: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2)民权主义: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3)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

4.评价

(1)与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有基本相同的革命目标,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国民革命时期的旗帜。

(2)仍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范畴,不能带领中国人民取得民主革命的胜利。

【深化理解】 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