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通史复习教师用书:第五单元 明至清中叶中国版图的奠定、封建专制的发展与社会变动 Word版含答案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通史复习教师用书:第五单元 明至清中叶中国版图的奠定、封建专制的发展与社会变动 Word版含答案第2页

明成祖 设立内阁 开始参与机密事务 明宣宗 强化内阁 逐渐拥有票拟权   

  (2)地位: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不能统率六部,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3)评价: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阁臣的升降由皇帝决定,职权的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票拟是否被采纳,取决于皇帝的批红,其不能对君权起制约作用。

  

  二、清朝

  1.清朝初年

  (1)设内阁、六部,负责奏章票拟,军国机要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定夺。

  (2)议政王大臣会议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皇权受到限制。

  2.康熙时期,设南书房参与机要,与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三足鼎立,集权于皇帝。

  3.雍正时期设军机处

  (1)背景:雍正帝为办理西北军务,在宫内设置军机处。

  (2)职责:军机大臣每日跪受笔录,军国大事由皇帝裁决。

  (3)影响:不仅提高了行政效率,而且加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巩固。

  

  [辩]内阁对皇权也有一定程度的约束。内阁的权力来源于皇帝,但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作用。明朝内阁对皇帝"不合理"的诏旨,可以拒绝草拟,封还执奏。皇帝不满内阁票拟发回重拟时,如内阁认为自己的意见正确,可以拒绝重拟,以原票封回。

  [联]清朝统治者在承袭明制基本框架的同时对其有所调整,创立了独具特色的政治制度,将中国封建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与此同时,17~18世纪的西方,一种新的政治制度--代议制不断发展,中国的封建专制政体中潜伏着巨大的危机。

   [拓]    军机处的特点

  "简":机构简单,有官无吏;

  "勤":地近宫廷,便于宣召;

  "速":办事速度快,效率高;

  "密":地处内廷,外界干扰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