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试分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过程。请结合史实来说明列强对中国发动
的历次战争中中国爱国军民英勇斗争精神的表现。
⑴第一次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等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的签订,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随着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秩序的完全确立,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⑵第一次鸦片战争中,面对英军的侵略,广大爱国军民英勇抵抗:1841年,广州北郊三元里人民自发与英军作战,充分显示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侵略精神。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英法对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中,1859年对大沽炮台发起进攻,守卫炮台的爱国将士英勇抵抗,给敌人沉重打击,直隶提督史荣椿等爱国将领壮烈牺牲。甲午中日战役中,在清政府推行避战求和的卖国策略的情况下,爱国将士仍进行了积极的抵抗,平壤战役中的左宝贵、黄海大战中的邓世昌等至死抵抗。19世纪20世纪初帝国主义掀起对中国的瓜分狂潮,面对八国联军入侵,义和团运动积极抵抗,给敌人沉重的打击,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巨大力量,同时也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加速了它的灭亡。
2、简述太平天国运动与义和团运动的主要异同点。
共同点:都是农民起义,都被中外反动势力所镇压。不同点:(1)在组织程度
上,太平天国有拜上帝会,有统一的领导核心;义和团组织松散,无统一的领导核心;(2)在斗争纲领上,太平天国颁布纲领性文件(写文件名称亦可);义和团无明确的斗争纲领;(3)对外国的方针上,太平天国主张学校西方,又敢于抵抗侵略者的进攻,义和团则盲目排外。
3、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⑴原因方面: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是为了攫取侵略权益,打开中国市场;英法等国策划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是由于不满足鸦片战争的既得利益,要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在鸦片战争中获得的侵略权益。⑵性质方面:两次鸦片战争都是西方列强发动的对中国的侵略战争。⑶发动和进程方面:鸦片战争的发动者是英国,侵略重点在东南沿海地区,持续了两年;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美俄共同策划,不仅攻占东南沿海,还进一步攻占京津地区,从破坏程度和规模上来看也进一步扩大了。⑷结果方面:鸦片战争后,列强强迫中国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的领土、司法、关税等主权遭到严重破坏,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强迫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攫取了更多的侵略权益,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列强势力从沿海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进一步加深了。
【典例解析】
例1.(2008高考宁夏文综)《上海县竹枝词》有诗云:"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牝掷金黄。"与上述内容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中法马尾海战 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解析:C。 "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明显指的是洋务运动,"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牝掷金黄"体现的是甲午海战中北洋舰队的惨败,因此选C。
例2、美国历史学家写道:"想象一下,哥伦比亚麦德林可卡因垄断集团成功发动一起对美国的军事袭击,迫使其允许可卡因合法化,还须支付巨额战争赔款--这幅场景当然荒谬绝伦,但类似的事件在19世纪的中国确曾发生过。""类似的事件"是指()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甲午战争
C.中法战争 D.鸦片战争
解析:D。该题主要考查考生依据史料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判断的关键信息是"可卡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