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俄国通过《北京条约》等,割占中国西北和东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
(4)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主权受到严重侵害;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反抗;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
3、甲午中日战争
(1)甲午战争爆发的历史背景:①日本明治维新后,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国势强盛,制定了侵略中国为中心的_____政策。②19世纪末,各资本主义强国向帝国主义过渡,日本也向帝国主义过渡,为扩大资本,掠夺原料,寻求国外市场,走上了对外扩张道路。③19世纪末,中国清政府统治更加腐败,各种矛盾进一步激化。④1894年,朝鲜东学党起义,中日都出兵,日本借机扩大事端蓄意挑起战争。朝鲜问题成为战争的导火线。
(2)《马关条约》的签订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马关条约》的内容:割三岛;赔款;四口岸;投资设厂。
●影响:中国领土和主权进一步遭受损失,此后帝国主义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狂潮;巨额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迫使清政府向列强"政治大借款";新通商口岸的开辟,使外国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允许在华投资办厂,拓展了对华资本输出的途径,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中国社会________程度大大加深了。
4、义和团运动
(1)义和团运动兴起的原因:甲午中日战争前后,帝国主义国家侵略加剧,民族危机加深,民族矛盾激化;民间组织义和团自发进行反帝爱国。
(2)口号:_____________。
(3)过程:1900年春夏间在京津地区形成高潮;抗击八国联军侵华。
(4)结果: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5)意义:其性质是一场_________________;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巨大力量;粉碎了帝
国主义列强分中国的狂妄计划;打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加速了清政府的灭亡。
5、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
(1)八国联军侵华
●时间:1900年6月--1901年。
●目的:镇压义和团运动;瓜分中国。
●八国:英、俄、德、法、美、日、意、奥。
●特点:这次战争是以直接消灭中国人民革命力量为主目标,显示了帝国主义的贪婪、侵略和掠夺的本性;国家众多,规模空前,危害重大。
(2)《辛丑条约》各项内容及危害
①巨额赔款,中国税收受制于外国。
②在北京设立的"________",成为列强在中国都城的占领地。
③拆毁北京到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的战略要地。京津到山海关一线被置于列强的武装控制下。
④惩办"作对"官吏,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各种组织,清政府彻底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工具。
⑤改总理衙门为______,列强可通过外交途径加强对清政府控制。
⑥《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______________的完全确立,中国完全陷入_______的境地。从此,清政府彻底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镇压人民的工具。
【疑难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