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苏教版必修五 陈情表 教案(3)
2017-2018学年苏教版必修五 陈情表 教案(3)第2页

  1 )向谁陈情?

晋武帝。晋武帝司马炎靠野蛮杀戮废魏称帝,为人阴险多疑。建国初年,为笼络人心,对蜀汉士族采取怀柔政策,征召蜀汉旧臣到洛阳任职。

  2 )陈什么情?

向君王上书陈述祖母刘氏年老多病,无人侍奉,暂不能应征,请求辞官终养祖母的衷情。

  3 )李密怎样才能说服晋武帝呢?(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李密要想说服晋武帝,是应该先晓之以真情呢,还是喻之以大义?是的,李密先自诉家庭的悲惨境况,让晋武帝一开始就落入凄苦悲凉的氛围之中。

四、分析课文(一)

1、齐读第一段。

2、译本段文字。

1)实词

夙遭闵凶 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期功强近之亲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夙婴疾病

2)古今异义 不行 至于 成立

3)通假字 闵-悯 蓐-褥 零丁-伶仃

3、文章一开始,作者说:"臣以险衅,夙遭闵凶。"该句在全段中起到什么作用?它总提了哪几个 方面?(学生回答:总摄作用)

第一:半岁丧父,四岁母嫁,祖母抚养;

第二:年幼多病,九岁不行,伶仃孤苦;

第三:两辈单传,内外无亲,形影相吊;

第四:祖母年迈,夙婴疾病,卧床不起。

4、学生对照板述试背第一段。

五、小结:

仅仅有第一段的悲苦说辞,能够打动阴险多疑的晋武帝吗?晋武帝会不会认为这是他为保留名节坚辞不仕的托辞呢?这个问题对于李密来说至关重要 , 这关系到他的身家性命。李密是怎样陈述的,我们下一节课再赏读《陈情表》的其他章节。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师背诵第一段前两句,引导学生齐诵全段。

二、导入

悲苦的家庭境遇最容易引起别人的同情。李密在第一段里诉说了自己的"四大不幸",足可以引起晋武帝的同情了。但问题在于晋武帝建立新晋,招揽人才,收买人心,"我征召你 一个李密,你就照顾祖母,辞不应征,你不是存心不给我个面子吗?我看你还咋说?"我们首先看新晋对李密的态度。

三、分析课文(二)

1、学生齐读第二段,解决重点字词

举臣秀才 寻蒙国恩 当侍东宫 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臣具以表闻 责臣逋慢 刘病日笃 告诉不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