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品味语言,体悟情感
3、请大家抓住8-16段中一些最具有表现力的词语,细细品味,想想哪句话的哪个词语触动了你的心弦,为什么?(要求:拿出笔圈点,小组交流,说一说)
明确:
"我在家听到打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中的"直僵僵""镶嵌",动作描写,说明老王体格僵硬,骨瘦如柴,没有生气,
病得很严重。
"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运用外貌描写,可以看出老王病得很严重,让人看了很是害怕。
"他只说:我不吃。"看出老王对杨绛家很好,自己身体不好,需要补充营养,却把自己所有的都给了作者,算是倾己所有。
"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看出他行动不便,很艰难。
"他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老王来是向杨绛表示感恩的,他真的不是要钱,确实是关心杨绛的生活。
4、想一想,"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作者为什么说自己是幸运的人?为什么对老王产生愧怍之情?
明确:
说自己是幸运的人的原因--我来总结一下,从人生际遇来看,她是一个知识分子,而老王只是一个穷苦的三轮车夫,她的命运要比老王幸运得多。但如果从文革那个特定的时代来看,杨绛是不幸的,她称自己是幸运的人,使我们看到一个大学者对于苦难的超越和淡定的态度。而且在这段时间当中,她获得了人世间最宝贵的真情,所以她觉得自己是幸运的。
对老王产生愧怍的原因--杨绛对老王的帮助、关心有善念,但也有客气、疏远,多是同情和怜悯。作者反思自己对老王,同情大于平等,拒绝大于接受,她拒绝了别人的表达与赠与。这里表现的是一种居高临下的俯视感,她在对人和对事上都坚守着一种原则,那就是绝不欠别人的情,物化为金钱给予回报,使老王带着遗憾离开了这个世界。自己对老王"钱"的回报与老王对自己"心"的付出相比较,是那样微不足道,这于她而言无疑是一种揪心的痛。同时杨绛觉得自己没有尽到责任,作为一个幸运的人,有责任去改变不幸者的命运,她却没有做到,从这些理由上看,杨绛俨然把自己放到了一个更高的标准,她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
五、结语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两个人,一个是生活在社会底层却闪烁着人性光芒的三轮车夫老王;一个是有着善良品格还能不断反省自身的崇高学者杨绛。老师希望大家能带着老王和杨绛所折射出的精神财富,安然自若地面对苦难,真诚无私地付出情感,睿智深刻地反省自身,这才是人生的一种境界。同时,老师也希望同学们课下,能继续到杨绛的作品中去寻找做人的智慧。
(屏显评价文字)
这位可敬可爱的老人,我分明看见她在细心地为她的灵魂清点行囊,为了让这颗灵魂带着全部最宝贵的收获平静地上路。 ---周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