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则4 题干中出现否定词时要向相反方向定答案(逆向思维)。
例 《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关于该法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它是古罗马习惯法的汇编
B.它限制了贵族的权力
C.它是当时罗马社会的写照
D.它不属于罗马公民法
答案 D
方法例析 此题题干用语"表述错误的是"为否定型用语,要用逆向思维确定答案。公民法是罗马共和国时期适用于罗马公民的法律,《十二铜表法》属于公民法,故D项表述错误,符合题意。
法则5 史实叙述错误或支持错误叙述的选项,往往是错误选项(逆向型除外)。
例 康有为在《新学伪经考》中认为,被奉为儒家经典的古文经实系伪造。1891年该书刊印后风行国内,但很快遭到清政府禁毁。这主要是因为该书旨在( )
A.揭露历史真相 B.引介西方理论
C.倡导变法维新 D.颠覆孔孟学说
答案 C
方法例析 康有为在《新学伪经考》中认为"儒家的经典古文经是伪造的",学术界并不认同这一观点,A项不能成立;《新学伪经考》没有介绍西方理论的内容,B项与史实不符;"颠覆孔孟学说"不是"该书主旨",D项可排除。
法则6 选项叙述中理论观点或历史结论错误的往往是错误选项(逆向型除外)。
例 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这表明了儒者( )
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 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
C.理想化的政治诉求 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
答案 C
方法例析 儒家思想在汉代经过董仲舒的改造以后,适应了统治阶级的需要,所以A项错误;从"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不能得出"反对进行社会变革"的结论,B项错误;儒者"称颂夏、商、周'三代'"是希望改良政治,并非复古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