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版化学新设计同步选修六浙江专用讲义:专题1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课题三 Word版含答案
2018-2019版化学新设计同步选修六浙江专用讲义:专题1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课题三 Word版含答案第3页

5.称量

晶体用干燥的滤纸吸干,放在表面皿上称量,并观察其外观。分别取0.1 g粗产品和重结晶后得到的硝酸钾晶体放入两支小试管中,各加入2 mL蒸馏水配成溶液。

6.检验Cl-

向溶液中分别滴入1滴1 mol·L-1 HNO3溶液酸化,再各滴入2滴0.1 mol·L-1 AgNO3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粗产品、重结晶产品的溶液中产生浑浊的程度不同。

点拨一、硝酸钾晶体制备的理论依据

1.化学反应:转化法制备KNO3的化学方程式为NaNO3+KClKNO3+NaCl,这是一个平衡移动的过程,利用KNO3的结晶控制化学反应的方向。

2.制备原理:

(1)盐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如下图。

可以看出,NaNO3、KNO3、NaCl、KCl四种盐的溶解度在不同温度下的差别是非常显著的。NaCl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NaNO3、KCl有明显变化,而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急剧增大。

(2)加热蒸发时的一系列变化。

\s\up7(加热浓缩(加热浓缩)因NaCl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小\s\up7(趁热过滤(趁热过滤)冷却至室温,KNO3溶解度急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