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第4页

  教学过程

  一、目标导学

  (一)引入新课

  1、同学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小数,小数是怎样产生的?小数的意义是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2、揭示课题: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板书)。

  (二)展示目标(见教学目标1)。

  ★二、自主学习

(一)出示自学提纲

  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50页例1,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

1、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米?3份呢?

2、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几位小数?

3、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每份长多少?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几位小数?

4、思考什么是分数?什么是小数?

  (二)学生自学(学生对照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50页例1,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

  (教师在不干扰学生的前提下巡回指导,发现共性问题,以掌握学生学情。)

三、合作探究

  (一)小组互探(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同桌或学习小组内互相交流。把小组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好,到学生质疑时提出,让其他学习小组或教师讲解)。

  (二)师生互探

1、解答各小组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

  (1)让学生提出不会的问题并解决。

  (2)教师引导学生解决学生还遗留的问题。

2、交流小数的意义。

(1)这是把1米平均分成了多少份?根据以上学习你能知道什么?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学生由于对一位小数有了一定的理解,在两位小数的教学中,放手让学生小组讨论发言,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使学生知道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写成两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