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语文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送李愿归盘谷序 2课时 教案
2017-2018学年语文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送李愿归盘谷序  2课时 教案第4页

      膏吾车兮秣吾马(名词作动词 用油脂涂车轴 用草喂马)

(2)、特殊句式

无不足兮奚所望(宾语前置)

(3)重点句

A、盘之阻,谁争子所。

译:盘谷地势险要,谁来争你这个地方呢

B、饮则食兮寿而康,无不足兮奚所望。膏吾车兮秣吾马,从子于盘兮,终吾生以徜徉。

译:(在这里)有吃有喝,长寿健康,没有什么不满足的,还奢望什么呢。把我的车抹上油,用草喂饱我的马,跟随你到盘谷中,穷尽我的一生来流连此地

(4)虚词:

闻其言而壮之(代词) 盘之中(助词,不译) 维子之宫(的)

盘之阻,谁争子所(主谓之间,不译) 嗟盘之(的)乐,乐且无殃

(五)、齐读全文,思考如下问题:

(1)、文章开头写盘谷的得名的缘由,对表达全文的主旨有什么样的作用?

明确:

通过景物描写,侧面表现归隐盘谷者的思想品质。

(2)、说说最后一段中歌词的内容与前文有什么样的内在联系?

明确:

紧扣第一段,赞扬盘谷的景物,紧扣第二段,赞扬了归盘谷的李愿,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的厌恶、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六)、了解本文写作方面的特点

1、对比

第二段中,有显贵权势与趋炎附势的逐利之徒的对比,也有安适无毁的隐士与以上两种人对比。造成一种强烈的反差效果,寓褒贬于形态刻画之中,寄爱憎于鲜明对照之中。

2、虚托手法的运用

第二段并非李愿之言,而作者运用虚托手法,借李愿的口,表达自己对人生和仕途的看法,作者尖锐地讽刺了那些声势显赫的大官僚和追求功名利益的无耻之徒,同时,既赞扬了李愿的归隐,歌颂了他的高风亮节,又避免了溢美之嫌。

3、瑰丽而刚健的语言

文章描写三种人,极力形容,各具情状,用词奇瑰而丰富,加以交错地使用骈、散句。因而造成一种浏亮顿挫而又富有辞采的格调,有六朝文的遗风。

五、教案设计:

社会状况 1、得意人 (鄙弃)(特点见上文)

对比

得名原因 盘谷--手法-- 2、闲居人 (肯定)(特点见上文)

虚托

地理环境 3、奔走伺候人 (厌弃)(同上)

七、教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