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盘古开天地》教案
人教版(新)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盘古开天地》教案第3页

 

板书设计

18 盘古开天地

劈 开 天 地

顶 天 立 地

英 雄 倒 下

教学反思

  《盘古开天地》是一篇神话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名叫盘古的巨人开天辟地的故事。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辟天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我在教学时紧紧抓住神话故事的特点,以"传说中的盘古是怎样创造美丽的宇宙?"为主线展开教学,在朗读、想象、体验中感受盘古这一神话人物那顶天立地的高大形象和勇于献身的伟大精神,领略神话故事的无穷魅力,激发学生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

在这堂课上,"以读代讲"贯穿始终,读得充分,读得多样。课文第二自然段主要讲了盘古开天辟地。在教学时,我抓住"抡""劈"这两个词语,并让学生在朗读时加上自己的动作,让学生感受这些词语的恰到好处。课文描写天地变化时用了这段话"清而轻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应用了大量的反义词,我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找出来,体会作者用这些词语的所妙之处。我还创设一定情景,让学生体会盘古为了让天地成形,做了怎样的付出。"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下沉一丈。"老师读:不知过了多少年,盘古就这样顶天蹬地。一年过去了,一百年过去了, 一万年过去了,结果"盘古也累的倒了下去。"让学生感受盘古开天地的伟大、勇敢、坚强,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不过纵观整堂课,也有许多的不足之处:

一、课堂容量太大,上课的节奏有些快。整堂课先是导入新课,接着是学习字词,再就是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最后学习课文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