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四 张衡传(第一课时) 教案
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四 张衡传(第一课时) 教案第2页

   震及方位的仪器,比欧洲早1700多年。在天文学方面,他发明创造了"浑天仪"(公元117年),是世界上第一台用水力推动的大型观察星象的天文仪器,著有《浑天仪图注》和《灵宪》等书,画出了完备的星象图,提出了"月光生于日之所照"的科学论断。在文学方面,他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颗光辉灿烂的明星。名著《东京赋》和《西京赋》,合称《二京赋》,描写了东汉时期长安和洛阳的繁华景象,讽刺了官僚贵族荒淫无耻的寄生生活。《南都赋》生动地描绘了当时南阳郡的社会面貌、人民生活和民间风俗。此外还着有《定情赋》《同声歌》《思玄赋》《归田赋》《四愁诗》等30余篇。在地理学方面,他绘制有完备的地形图,并研制出了"记里鼓车""指南针"等。在数学方面,他着有《算罔论》,并计算出圆周率的值在3.1466和3.1622之间。这和今天大家知道的圆周率虽稍有误差,但在1800多年前就能有这样精确的计算,不能不使人们感到惊叹。他的这一成果比欧洲早1300多年;在气象学方面,他制造出了"候风仪",是一种预测风力、风向的仪器,比西方的风信鸡早1000多年;在机械学方面,他制造的"独飞木雕"是世界上最早的飞行器,还制造有土圭(日影器)、活动日历等;在艺术方面,他居东汉时期著名的六大画家之首;在政治和哲学上也有一定研究。张衡在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方面所做出的杰出贡献,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光荣和骄傲,也是留给整个人类历史的宝贵财富。张衡不愧是世界上光彩夺目的科学和文学的双子星。1956年10月,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曾题词道:"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 由于他的贡献突出,人们将月球背面的一个环形山命名为"张衡环形山",联合国天文组织曾将太阳系中的1802号小行星命名为"张衡星"。后世称张衡为"科圣"。

本文节选自《后汉书·张衡传》,作为一篇科学家的传记而节选,对原文有删节。

三、课文串讲:

   1张衡字平子,南阳西(河南南阳)人也。衡少善属(通"嘱", zhǔ连缀)文,游(游学,指考察学习) 于三辅(汉朝以京兆尹、左冯、右扶风为三辅),因入京 师(指洛阳),观(于)太学(当时最高学府),遂通五经(《诗》《书》《礼》《易》《春秋》),贯 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学问和技艺)。虽(虽然)才高于世, 而(但是)无骄尚(骄傲自大)之情(8)。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和帝年号)中,举孝廉不 行(没有应荐),连(屡次)辟(bì,征召) 公府(太尉、司徒、司空三公的公署)不就。 时天下承(相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过度奢侈)。衡乃拟(模仿)班固《两都》(长安、洛阳)作《二京赋》,因以(之) 以讽谏(规劝)。 精思(精心构思)傅(fù)会(组织、布局、命意、修辞),十年乃成。大将军邓(和帝邓皇后之兄)奇(以......为奇,形作意动)其才累(屡次)召 (之)不应(应召)。

2衡善机巧(器械方面的制造巧妙),尤(尤其)致思(用心思)于天文阴阳(气象)历(历法)算(推算)。安帝雅(素常)闻(听说)衡善术学(术数方面的学问), 公车(臣民上书和征召都由公车接待)特征拜(提拔)郎中,再迁(两次升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研究考验)阴阳(日月运行),妙尽璇机之正(精妙的研究透了测天仪器的道理),作浑天仪,著《灵宪》(历法书)、《算论》(算术书),言 甚 详 明(语言道理更加详细明白)。

  3顺帝初,再转(转任两次)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不趋附当时权势大官),所居(担任)之官(总是)积年(多年)不(调动升迁)。自去(离开)史职, 五载复还(复职)。

4阳嘉元年(汉顺帝年号,132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圆周)径(直径)八尺,合盖隆起(中央隆起),形似酒尊(通"樽"),饰(装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圆形)。中有都柱(粗大铜柱),傍行八道(大柱四周八个方向和八个龙头相衔接),施关发机(设置关键用来拨动机件)。外有八龙,首(龙头)衔(含)铜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