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 机 巧 制(枢纽和各个机件的巧妙构造),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缝隙)。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清脆响亮),伺者(在傍边守侯观察仪器的人)因此觉知。虽(即使)一龙发机,而(但是)七首不动,寻其(它的)方面,乃(就)知震之所在(方位)。 验之以事(用事实来检验它),合契若神(彼此符合,灵验如神)。自书典所记(从古籍的记载中), 未(没)之(这件事)有也。尝(曾经)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没有灵验)。后数日驿(驿站上传送文书的人) 至,果地震(于)陇西(兰州、陇西一带),于是皆服其妙。 自此以后,乃(才)令史官记地所从方起(从哪个方向发生)。
5时政事渐损(腐败),权移(转移)于(向)下,衡因(就)上书陈事。后迁侍中,帝引在(指皇宫),讽议左右(在皇帝左右,对国家政事提意见 )。尝问天下所疾恶(痛恨)者。宦官惧其毁己(说自己坏话),皆共目(给他递眼色)之。衡乃(就)诡对(不用实话来对答)而出。阉竖(宦官)恐终(终究)为(被)其患(祸害),遂共谗(诋毁)之。衡常思图身之事(图谋自身安全的事),以为吉凶倚伏(祸福相因),幽微难明(幽深微妙难以看清),乃作《思赋》以宣寄情志(表达和寄托自己的情意)。
6永和初,出(离开朝廷)为河间相(刘政的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典章法制);又多豪右(豪族大户),共(一起)为不轨。衡下车(指官吏初到任),治威严(治理严厉),整(整饬)法度,阴(暗中)知(查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擒",捉拿),上下肃然(敬畏恭顺),称为政理(政治清明)。视事(到职工作)三年,上书乞骸骨(请求养老),征拜(封,任命)尚书。年(享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去世)。
四、布置作业:思考课后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