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文字的频繁使用 B.书写材料的不同
C.各国变法的实施 D."书同文"的推行
答案 A
3.(2017浙江4月选考,4,2分)北宋画家论及山水画的创作,提出"春山烟云绵联,人欣欣;夏山嘉木繁阴,人坦坦;秋山明净摇落,人肃肃;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该认识反映的中国山水画的特征是( )
A.注重对客观自然景物的逼真摹写
B.强调以花鸟为主要描绘内容
C.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
D.强调人物为核心的布局构图
答案 C
4.(2016课标Ⅱ,24,4分)下图为三国曹魏《三体石经》的残片,经文中的每个字均用先秦古文、小篆等三种字体刻写。这三种字体反映了( )
A.当时统一文字的努力
B.汉字演变的历史过程
C.当时字体流行的实际状况
D.汉字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
答案 B
考点三 文学成就
1.(2018江苏海门一调,5)明末的小说几乎社会上各色人等都充当了描写的对象,尤其是市井细民、商贾小贩、工匠艺人、贫苦农桑、棋手侠盗也成为小说的主角。明末小说的这一特征( )
A.反映了市民文学的蓬勃发展
B.表明小说已经成为社会文化的主流
C.是小农经济发展的现实反映
D.说明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显著提高
答案 A
2.(2018江苏南京三模,5)"从文以载道的桎梏中挣脱出来的明清传奇文人作家,表现出两种创作倾向:一是张扬言情,一是调和情理。他们文学观念的波动犹如钟摆,时而偏向载道,时而偏向言情,但终归保持着一种超稳定的平衡状态。"这表明明清文学( )
A.具有离经叛道的时代特色 B.以张扬个性为其主要目标
C.以传奇作为主要表现形式 D.仍然受到理学的较大影响
答案 D
3.(2018江苏苏北四市第一次质量检测,6)明代徐渭在《南词叙录》中说:"今之北曲,盖辽金北鄙杀伐之音,壮伟狠戾,武夫马上之歌,流入中原,遂为民间之日用。宋词既不可被管弦,南人亦遂尚此,上下风靡,浅俗可嗤。"这表明( )
A.中原百姓排斥北方民歌 B.政权并存引发艺术转型
C.宋词高雅易于谱曲传唱 D.民族融合推动文化发展
答案 D
4.(2017北京文综,14,4分)唐代思想家、文学家柳宗元虽仕途失意,但在唐宋时期,他的思想和文学成就均得到极高评价。明代"唐宋八大家"提法出现后,世人则多将他视为文学家,对其思想成就关注较少。据此得出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对其思想评价受明代通俗文学左右
B.政治成败决定了对其文学成就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