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粤教版必修三学案:第4单元 16 琵琶行(并序) Word版含解析
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粤教版必修三学案:第4单元 16 琵琶行(并序) Word版含解析第5页

  白居易提出的,《乐府诗集》分乐府为12类。其最后一类标名为"新乐府辞",即本于白居易。所谓新乐府,就是一种用新题写时事的乐府式的诗。新乐府并不以入乐与否为衡量的标准,从音乐上来说,是徒有乐府之名;但从文学上来说,却又是真正的乐府,因为体现了汉乐府精神。概括地说,由汉乐府的"缘事而发",一变而为曹操诸人的借古题而写时事,再变而为杜甫的"因事立题",经元稹、顾况等一脉相承,到白居易更成为一种有意识的写作准则,所谓"歌诗合为事而作",这就是新乐府运动形成的一般历史过程。元稹、张籍、王建是这一运动中的重要作家。

  

  [探究--精研文本]

   [整体·感知]

  这首诗塑造了一个封建社会里被玩弄、被侮辱的妇女的典型形象,概括了冷酷的封建社会中下层妇女,特别是歌女的不幸遭遇,唤起了人们对琵琶女的同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政治上的失意,抒发了诗人忧国遭贬的政治苦闷。诗人对琵琶女的同情,对被贬谪的满腔幽愤,是封建社会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典型情绪。

   [文脉·梳理]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答案】 ①分别的感伤 ②赏曲的感伤 ③自我的感伤

   [文本·深读]

  ■自主探究·········································································

  一、阅读小序部分,回答下面的问题。

  1.诗前小序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梗概,概述了歌女的悲凉身世,说明了写作的背景动因,并为全诗定下了凄切的感情基调。

二、阅读第一段,回答下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