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A、①②③ B、①③ C、①② D、①②③④
5、伟大的实践催生伟大的理论,伟大的理论又必须随着实践的不断变化而与时俱进。科学发展观深深扎根于当代中国的沃土,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在科学发展观思想指引下,我们必将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宏伟目标。据此回答上述材料体现了( )
A、科学理论对实践起决定作用 B、认识对实践起促进作用
C、认识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D、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之一
6、一位科学家说:"我们今天生活着的世界,与其说是自然世界,还不如说是人造或人为世界。在我们的周围,几乎每样东西都刻有人的技能的痕迹。"这段话应理解为( )
A人造的或人为的世界是唯一存在的世界 B社会和自然界的界限已不再存在
C人的实践活动日益改变我们生活的环境 D现实世界是人类精神的产物
7、"知识经济"将是21世纪的主导性经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宏伟目标的重要保证。为此,青年学生应树立科技意识,因为( )
(1)科学试验以精确认识自然界为直接目的 (2)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4)科学技术的作用只有通过人才才能发挥出来
(5)实践主体是智力与脑力的统一
A(1)(2)(3)(4) B(2)(3)(4)(5) C(3)(4)(5) D(1)(3)(4)
8、鲁滨逊流落到荒岛上一心想回陆地,于是找到了岛上最大的一棵树,制成独木舟,但他一个人无力把它搬入大海。他制作独木舟的活动是否属于实践活动,有无社会性?正确的回答是( )
A是实践活动,但无社会性,因为它是独立的个人活动
B不是实践活动,它不过是人的求生本能的表现
C是实践活动,也具有社会性,因为制作独木舟的工具和技能都是社会赋予的
D不是实践活动,因为他已经远离社会,回归自然
9、有人学习了愚公移山的故事后,认为寓公真蠢,为什么移山不用炸药,用车运呢?这种观点主要错在否认了( )
A实践的历史性 B实践的能动性 C实践的客观性 D实践的主观性
10、下列属于实践活动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