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2.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学案(新人教版必修4)
政治:2.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学案(新人教版必修4)第4页

(1)蜜蜂酿蜜 (2)教师讲课 (3)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与活动

(4)鹦鹉学舌 (5)到南极进行科学考察(6)经济体制改革(7)修身养性

 A(1)(2)(3) B(2)(5)(6) C(3)(4)(5) D(5)(6)(7)

11、马克思说:"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这说明( )

 A思想观念不能说明实践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C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D主观必须符合客观

12、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对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 )

 A认识不断发展 B认识的需要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13、所谓盲目的实践活动是指( )

 A实践没有意识的参与 B实践没有以科学理论为指导

 C实践不具有客观物质性 D实践没有意识的指导

14、下列关于实践和认识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实践决定认识,认识依赖于实践

 B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是实践的根本目的

 C认识是实践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D实践和认识互为基础,互相依赖

15、"实践是知识的母亲,知识是生活的灯塔。"这一谚语的哲学寓意是( )

 A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B实践是人的能动性的活动

 C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影响着实践

 D认识的根本目的是把理性认识应用于实践

16、"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一名言,从哲学上看主要是强调( )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书本和实践是认识的两个来源

 C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D既要学习间接经验,又要获得直接经验

17、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人类探索宇宙的工具越来越先进,对月亮的了解也越来越多。我国业已启动的探月工程,将实现炎黄子孙千年奔月梦想,进 一步掀开神话中"嫦娥"的神秘面纱。这表明: ①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②科学理论是推动实践发展和检验实践的标准 ③人类实践活动具有历史性 ④事物的性质和状态随人类实践的发展而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