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戏曲是以演员表演为中心,以唱,念,坐,打,等手段为基础,融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舞台艺术。她主要包括宋元南戏、元杂剧、明清传奇,以及近现代的京剧和各种地方戏。
2、中国古代戏曲语言
古代戏曲的语言包括曲词、宾白(说白)和科介。三者结合,共同推动情节的发展,刻画人物形象。
曲词:剧中人物的唱词,是在诗、词和民间说唱文学的基础上形成的新诗体,有严格的韵律,以符合演唱的要求。每折的曲子必须一韵到底,不能换韵。起着抒发感情、渲染环境和联结主要情节等作用。
宾白:剧中人物的说白,因"唱为主,白为宾,故曰宾白"。一般是散文,也有少数韵语,分对白、独白。对白与话剧的对话相似,独白兼有叙述的性质。
科介:剧本中关于人物动作、表情和音响效果的舞台提示。
3、元曲 中国文学史上与唐诗、宋词并立的一座丰碑,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是兴盛于元代的一种诗歌形式,有小令和套曲。与剧曲的区别在于只有唱的部分,没有宾白科介。
4、元杂剧 是一种把歌曲、宾白、舞蹈表演等有机结合起来,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戏曲艺术形式,并产生了韵文和散文结合的结构完整的文学剧本。
元杂剧的戏剧结构
基本形式是一本四折,每一折戏相当于现在的一幕,或者一场戏,但在一折中,场景却可有所变换。个别杂剧有突破一本四折的形式的,如《赵氏孤儿》。一般说来,一本为剧,但也有一些作品超出一本,如《西厢记》即为五本。
每折限用同一宫调的曲牌组成一套曲子。宫调是我国古代音乐的声调,我国古代音乐以宫、商、角、徴、羽、变宫、变徴为七声。曲子分许多宫调,正宫即宫调之一。演出时一本四折都是由正末(男主角)或正旦(女主角)独唱,其他的角色只是说白。
七、听朗读(14分钟)
集中正音:
玉骢 斜晖 迍迍 金钏 靥儿 揾 余荫 拾芥
长吁 萋迷 相携 谂知 相偎 蹙 玉醅 泠泠
罗帷 绣衾 青鸾 栖迟 禾黍 赓 亲眷 胸臆
重点字词:
早是离人伤感:本来; 总是离人泪:一定是; 恨不倩:央求,请;
却告了相思回避:刚好 破题儿:(口语)开始; 则索:只好;
兀的不:岂不; 也么哥:句末衬词,无意义 死临侵地:痴呆模样
阁泪汪汪:含; 推整素罗衣:假装; 怕不待:难道不;
辆起车儿:动词,套; 经忏无心礼:顶礼,诵习; 白夺:轻而易举;
赓:续作; 以剖存心:表白; 且尽生前酒一杯:先;
阁不住:禁不住
学生思考:
1、 根据刚才对课文的诵读,你认为这一折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哀怨凄婉,沉郁感伤)
2、这一折的情节内容可分为几幅场景?请你理清这一节的情节线索?
3、找出文中对偶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