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说,传统生物学界认为人类社会与生物是毫不相干、甚至是水火不容的。
2.作者将一些生物的社会组织与人类相比时常用这样的句子"蚂蚁的确太像人了,这真够让人为难","最让我们不安的是......我们才最巴不得它们是异己的东西","我们不愿看到,可能有一些集体性的社会,能够像一个个生物一样进行活动",等等。这些句子反映了人类一种怎样的心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倾向?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这些句子表明,人在与大自然相处时,不是以一种平等的心态来对待自然中的万事万物,而是把自己凌驾于它们之上。人类对大自然颐指气使的行为,表明了人的一种自尊自大的狂妄心态。正如评论所说,人这种生物圈的后来者,在其科学和技术发展的过程中,抛弃了对神的信仰,嘲弄了原始的神话,却编造了并坚持着自己的神话。(2)情感倾向:作者通过人类自尊自大心态的自我暴露,含蓄地批判了人类的沙文主义心态。
3.本文细腻的描写、生动的文笔、幽默的语言,令人叹服。请结合具体的语境,说说下列语句的幽默效果。
(1)它们倒更像一些制作精巧、却魔魔道道的小机器。
(2)蚂蚁的确太像人了,这真够让人为难。
(3)它们什么都干,就差看电视了。
(4)它不过是一段长着腿的神经节而已。
(5)我们总要一边探索,一边互相呼唤,交流信息,发表文章,给编辑写信,提交论文,一有发现就大叫起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讽刺怕遭到非难的作者(关于昆虫行为的书籍作者)极端保守的心态,他们恨不得把昆虫看作是天外来客,完全有异于人类,甚至是"非生物的",像"魔魔道道的小机器"一样。(2)讽刺人类的自大心理,渺小的蚂蚁的很多行为与我们相似,我们却不愿意或不敢承认这一事实,真是有些为难。(3)用夸张的语言说明蚂蚁的社会行为太接近人类了--恐怕离看电视也不远了吧!(4)以"轻蔑"的口气评论一只"独行的蚂蚁",强调它们个体智慧的微不足道。(5)以夸张的笔法,将人类的行为"原始化",暗中与动物行为混同,意在说明两者之间的某些相似性。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