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11届高考历史复习学案3:北魏孝文帝改革
河北省2011届高考历史复习学案3:北魏孝文帝改革第2页

一、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背景

1、北魏的崛起及统一黄河流域

2、社会改革迫在眉睫,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尖锐。

3、冯太后和孝文帝深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

二、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1、卓有成效的新制

(1)推行均田制

作用:均田制的实行,一定程度上使无地农民得到了土地,抑制了土地兼并,有利于调动农民的和产积极性,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征发徭役,推动了北方地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制定官吏傣禄制,整顿吏治

作用:孝文帝对贪赃枉法严惩不贷相对缓和了当时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俸禄制的实行,则减轻了官吏对百姓的掠夺,对巩固北魏政权的稳定具有积极意义。

2、迁都洛阳

原因:

(1)政治上:旧都保守势力强大,阻挠改革。(2)经济上:旧都经济落后,粮食供应困难。

(3)军事上:旧都受到北方柔然的骚扰和威胁。(4)地理上:旧都偏居塞上,经略中原困难。

设巧计迁都洛阳

影响:

(1)北魏迁都洛阳以后,洛阳再次成为北方的政治、经济中心。北魏洛阳的规划和布局,对后世城市建设影响较大。

(2)北魏孝文帝迁都,保证了孝文帝改革的深入,有利于胡汉民族文化的融合,使中华文明得到进一步发展。

3、革除旧俗--移风易俗

(1)孝文帝改革的重点是改变鲜卑族原有的风俗习惯,进一步学习和采纳汉族的典章制度和生活方式,促进鲜卑族积极接受汉族文化。

(2)措施:①易服装;②讲汉话;③改汉姓,定门等等级;④通婚姻;⑤改籍贯;

(3)意义:①促进鲜卑族和汉族文化的融合;②争取到汉族地主对北魏朝廷的支持;③有力地推动了政权向汉族王朝统治模式转化;

三、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1、使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相对稳定,北方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2、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推动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

3、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重难点突破】

北魏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1)孝文帝改革顺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趋势--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

(2)改革符合民族融合的趋势和各族人民的愿望。

(3)改革符合统治者巩固政权的需要。

(4)孝文帝的胆略和卓识,冲破阻力,毅然改革。

【典型例题】

根据图一《北魏北方力患图》和图二《东汉时期全国》,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一可以看出魏孝文帝迁都的必要性是什么?

北方受柔然的威胁;

(2)从图二可以看出魏孝文帝迁都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便于接受中原文明,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3)你如何评价魏孝文帝的迁都?

这是必要之举也是成功之举,北魏孝文帝迁都,保证了孝文帝改革的深入,有利于胡汉民族文化的融合,使中华文明得到进一步发展。进一步巩固了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