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A版必修四第一框题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教案
2017-2018学年人教A版必修四第一框题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教案第3页

  到,人类的活动要受到生态环境的限制和制约,在客观的生存环境面前,人不能随心所欲发挥自己的能动性,肆无忌惮地改造环境、改造自然。

  师生活动:这个问题表面上看很好回答,但是对此进行深层的追究,学生却不一定能分析清楚,尤其是对于"人为事物的联系",教师应帮助让学生认识到,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人类实践的产物,尽管它们呈现着"人化"的特点,但它们的联系仍然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为人为事物的联系只有通过实践这一客观的物质活动才能够形成,只有反映了客观的联系才具有真实性。

问题3:废旧电池是通过哪些环节危及人类健康的?

问题4:联系生活实际,看看还有哪些事例能说明联系的多样性?

  设计意图:这一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认识联系的多样性,知道要想正确认识事物,就必须把握联系的多样性。本探究活动共有两问。第一问:"废旧电池是通过哪些环节危及人类健康的?"这一问学生可以从探究活动提供的材料中找到答案。第二问:"联系生活实际,看看还有哪些事例能说明联系的多样性。"这一问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的联系有很多,有一些我们能够看到,有一些我们不容易看到,在实际生活中,我们既应看到那些直接的、表面的和眼前的联系,也应看到那些间接的、本质的和长远的联系。把握联系的多样性,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事物具有重要意义。

  师生活动:此探究活动要求学生从个别中归纳出一般,有一定的难度。这需要教师加以引导和帮助。教师备课时要收集一些资料,做好知识的准备,以能够自如地驾驭教学,引导主题。课堂上可以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并让学生根据联系的观点进行总结、归纳和提炼。

问题5:恩格斯的这段话说明了什么?结合所学的哲学原理,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设计意图:这一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认识到任何事物的存在变化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即使改变条件、创造条件,也是有条件的。因此,必须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本探究活动设有一问:"恩格斯的这段话说明了什么?结合所学的哲学原理,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看法。"通过引用恩格斯的一段话,把人类活动通过各种途径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昭示在学生面前。虽然这段话是恩格斯在一百多年前讲的,但是今天依然对我们有重要的启发意义。环境保护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保护环境与每个人有关,可以让学生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即使改变条件、创造条件,也是有条件的。

师生活动:教师首先提出一个很浅显但很重要的问题:一百多年前,就当时的环境状况来看,应该没有像现在这样污染严重、资源枯竭,但恩格斯就提出了这样的观点,原因是什么?现实生活给了我们教训和惩罚,我们才认识到必须与自然和谐相处。如果没有这些教训和惩罚,我们是否能够认识到这个道理?还可以由学生提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