③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④休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解析:A 人民当家作主是现代人们社会生活不断改善的重要前提;改革开放,经济的发展是推动社会生活巨变的根本原因;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科技和文化教育的发展推动社会生活的变迁,所以题中①②③符合题意。而④是人民社会生活变化的具体表现,不符合题意。
1. (2009·上海高考)随着汽车、火车、轮船在近代中国的出现,"乘客不分男女座,可怜坐下挤非常"这样的竹枝词也开始流行起来,这反映了( )
A. 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冲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
B. 新式交通工具并没有改善人们的出行状况
C. 人们对新式交通工具的赞同与认可
D. 人们从没有停止过对交通工具改进的追求
解析:A 本题考查交通设施、交通工具方面的知识。关键是抓住题干中"乘客不分男女座"这句话,这和中国传统的男女有别、授受不亲的伦理道德有违。
2. (2009·安徽高考)下列图片反映了清末民初社会生活的变化,其中具有反清革命色彩的是 ( )
解析:B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包括社会习俗、交通等方面的内容,利用图片的形式,增加趣味性。这四幅图片都反映了近代社会生活发生的变化,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只有B项"断发易服"具有反清革命的色彩。
3. (2009·广东高考)下列歌谣中,不能反映民国初年社会风尚的是 ( )
A. 结婚证书当堂读,请个前辈来证婚
B. 文明洋伞小包裹,长统洋袜短脚裤
C. 辫线斜拖三尺短,之乎者也说荒唐
D. 改良的头,改良的花,改良的姑娘大脚丫
解析:C 本题考查的是近代社会习俗的变迁。民国成立后,开展了剪辫易服等活动,象征清王朝守旧势力的发辫被剪。
4. (2009·江苏高考)近代以来,人们的婚姻观念逐渐改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父母之命这句话固然视为天经地义不可改易的,但是我们现在做父母的应该要晓得,这几千年来的礼教风俗到了今天决计行不通!......做父母的应该要明白些现在世界的大势!闭关自守,做不到了;农业经济组织下的状态,保不住了。
--陆秋心《婚姻问题的三个时期》(《新妇女》1920年4月15日)
材料二 我在小姊妹的帮忙下,加入了家庭妇联。我看见姊妹们加紧生产,努力学习文化,便愈感到自己的落后,我要好好地向姊妹们学习,我也加入了学习班。新婚姻法颁布以后,小姊妹张丽娟告诉我,说可以到家庭妇联申请向朱家离婚,婆婆没有理由阻拦我,于是我离婚了,我自由了。
--《一个童养媳的新生》(1950年9月1日《解放日报》)
材料三 婚姻不是件私事;......在任何地方一个男子或女子要得到一个配偶,没有不经过一番社会规定的手续。
--费孝通《生育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