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四、(学案)能力拓展
1.(学案)不同民族的饮食文化各具特色。以餐具为例,目前世界上人类进食的工具主要分为三类:欧洲和北美国家的人们用刀、叉、匙,中国、日本、越南、韩国和朝鲜等国的人们用筷,非洲、中东、印度尼西亚及印度等国的人们以手指抓食。在使用不同餐具的问题上,有人说"用两根筷子夹住东西太困难了,也可能会把嘴捅破","用手抓饭吃,多不卫生啊","刀又是饭桌上微缩的武器,影响食欲"。
(1)作为中国人,你是如何看待使用筷子、刀叉和用手抓食的呢?
1.(1)由于地理、历史等原因,造成了各民族饮食文化的差异,不同的民族都有保持各自不同生活方式的权利。中国人的农业结构以种植业为主,主食是米饭或馒头,副食以蔬菜为主,佐以少量鱼和肉,主副食都可用筷子。欧洲的农业结构以畜牧业为主,主食是牛羊肉,用刀切割肉最为方便,面包之类是副食,可以直接用手拿。许多用手抓饭的民族则与他们的宗教信仰有关。
(2)如果有外国客人到你家做客,你会拒绝他使用刀叉或用手抓饭吗?
(2)对待不同民族的进食方式,我们的态度应该是:既要认同本民族的饮食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饮食文化。因此,不应该拒绝外国客人使用刀叉或用手抓饭进食。
2.(学案) "中国印·舞动的北京"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会徽。会徽既体现奥林匹克精神,又展现中国古老的文明,而且是体育与文化的完美结合。
请用"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的观点分析"中国印·舞动的北京"。
2."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句话为我们阐明了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有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奥运会会徽是向全世界展示的,其设计必须注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再现民族传统文化独特的魅力。如果会徽脱离了传统文化,就不可能具有中国特色,当然也就失去了世界意义。
北京奥运会会徽从整体构思上是一枚印章。印章与书法的组合是中国传统文化最突出、最有代表性的元素。主体图案基准颜色为红色,表达着强烈的生命力,代表着中国文化喜庆、热烈与祥和的气氛。将"京"字变成奔跑舞动的人形,在蕴含中国文化的同时,充满了动感,体现了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以及以运动员为核心的奥林匹克运动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