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谁的前面,谁在谁的后面,说得越多越好,前后顺序发生变化后呢?是怎样的情况呢?学生会积极思考解决好问题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始终在生动的情景中学习新知,体会前后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二、 当堂训练,约13分钟
1、投影出示:5只小鸟
把前边的4只小鸟圈起来,给从后数的第4只小鸟涂上颜色。
2、举一些日常生活中关于"第几"的例子
3,书第8页"做一做"的第2题?
看图片可以说一说:照片上共有几个人?从前数,爷爷排第几?奶奶和爸爸排第几等?
4、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你能回答这些数学问题吗?
【学情预设】先在小组内说一说,再指名全班说,日常生活中关于"第几,如。。。。看图回答,小红的前面还有3个人,照片上共有5个人。积极思考,提出问题后尝试解答时要及时指导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巩固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对前后的认识和理解训练学生提出问题、运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总结提高,约3分钟
今天我们学习了前后的位置和顺序,出示数学故事主题图,引导学生根据这两幅图讲一个有趣的故事。
要求:讲故事时,要用到前和后。
【学情预设】先看懂两幅图的意思,独立想一想该怎么讲好这个故事,在小组内试着讲一讲,再全班讲,评比看谁讲得好。
【设计意图】讲故事,活跃课堂气氛,巩固新知。
五、作业,约1分钟 1,背诵1--10十个数字,知道前后顺序。( 必做题 )
給父母讲故事,要用到前和后。(选做题)
【设计意图】作业有坡度,以适合不同孩子的发展。
课后反思
板书:
前后
小鹿在最前面,谁在它的后面?小松鼠跑第几?
小兔跑第几?小兔的前面是谁?
后面是谁?小乌龟的前面是谁,后面是谁?
第2课时
课 题:上下
教学目的:
1、在具体的活动中体验上下的位置关系
2、能确定每两个物体的上下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3,初步培养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
重点难点: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理解上下的位置与顺序
理解上下位置的相对性,培养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
学情分析:学生在体验上下位置与顺序,已有了初步的空间观念。能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但较准确地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与顺序,体会由于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