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鲁教版必修四《六国论》学案 1
2018-2019学年鲁教版必修四《六国论》学案 1第2页

 (1)以:①不赂者以赂者丧( )②秦以攻取之外( )③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④举以予人( )⑤以地事秦( )⑥至丹以荆卿为计( )⑦洎牧以谗诛( )⑧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⑨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⑩苟以天下之大( )⑩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

  (2)理:①存亡之理( )②理固宜然( )

  (3)终:①终继五国迁灭( )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

 6.重要实虚词解释

  

  

  

  

  

  

  

  

  

三、重点段落阅读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1.选出对加点字解释不当的一项( )

A.非兵(士兵)不利 B.或(或者)曰:六国互丧

 C.暴秦之欲无厌(满足) D.此言得之(适宜、得当)

2.选出下列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 )

A.其实亦百倍 B.思厥先祖父 C.暴霜露,斩荆棘 D.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3.选出对下列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分析判断的一项( )

①不赂者以赂者丧 ②与战败而亡者 ③以有尺寸之地 ④举以予人 ⑤奉之弥繁, ⑥侵之愈急

 A.①②同,③④同,⑤⑥同 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⑤⑥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同,⑤⑥不同 D.①②同,③④不同,⑤⑥同

4.解释文中加点字词:

①诸侯之所亡( )②思厥先祖父( )③子孙视之不甚惜( )

 ④举以予人( )⑤然后得一夕安寝( )⑥此言得之( )

5.翻译文中加线句子:

①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