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第3单元第8课 《咬文嚼字》教学设计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第3单元第8课 《咬文嚼字》教学设计第2页

  目标,同时要结合学情在教学内容上做适当的调整和知识点的补充。

  六、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朱光潜先生一生曾三立座右铭,给人们留下了悠长的思索。第一次是在香港大学教育系求学时。他以"恒、恬、诚、勇"这四个字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第二次,是在英国爱丁堡大学学习时,朱光潜先生给自己立下这样一条座右铭──"走抵抗力最大的路"。终于写出了《悲剧心理学》等具有开创意义的论著。第三次,是在30年代,座右铭共6个字──"此身、此时、此地"。

  【设计意图】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只展示朱光潜先生的三次座右铭并作简单的说明。朱光潜是有名的大家,从其做人到其做学问,都有学生借鉴的地方。对大师的介绍要"接地气",就像他的这篇文章。

  【设计意图】要让学生大体知道作者的生平,对作者要有历史性的认知。

  (三)文艺评论

  文学评论是运用一定的文艺理论来分析、评断文艺现象的文章。分析、评断就要有褒贬,有抑扬,文艺评论也称为文艺批评。文艺评论是"揭示文学艺术作品的美和缺点的"一门科学。这门科学是文艺学的一个分支,主要探讨怎样去认识和评价一定的文艺现象。从写作科学的角度看,文艺评论属于论说性文体,它既要解决"怎样去认识和评价"的问题,又要研究如何借助于一定的形式和技巧把"认识和评价"恰当地表达出来。

  【设计意图】首篇文艺评论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它的相关知识是最基础不过了,有关文艺评论的内容可以再翔实些,比如它的分类,写作上的要求等,在讲课中要提炼出要点。

  (四)论说性文章,阅读步骤指导

  第一,从头到尾阅读,碰到不懂的地方不要停下来查询,以便对全文有个整体印象。然后再慢慢阅读,直到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全文大意。

  第二,理清文章的思路。先理清总体思路,拟出全文纲要。然后理清局部思路,搞清各部分内容的顺序以及相互之间关系,找出重点部分,拟出各部分纲要。

  第四,对课文的观点和材料做出判断,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在阅读的过程中倡导学生做笔记。

  (五)走进文本

  1.划分段落并概括段意。

  参考:第一部分(第1至5段),说明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

      第二部分(第6、7段),说明文字联想意义的使用,有善用和误用两种。

      第三部分(第8段),全文小结。

  【设计意图】此题的设计前提是学生课前有预习。通读了文本,采取的方式是让学生小组内交流,然后教师展示参考答案,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把握文章的结构及其整体性。

  2.这篇课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参考:这篇课文是随笔,作者以漫谈的方式,似与读者促膝谈心,娓娓道来,字字句句沁入读者心田。作者不以深奥的理论吓人,举例子,做阐释,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读者在不知不觉之中自然而然地接受了作者的观点。同时,作者所举例子都十分典型,十分精辟,很有说服力。对例子所做的解说,周密精要,令人心悦诚服。全文道理与例子、观点与材料结合紧密,材料产生观点,观点又建立在材料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