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与材料主旨不符,C项错误。
答案 D
视角2 主流思潮--团结协作、合作共赢
【知识点拨】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体现为区域经济的一体化,随着社会分工与合作的发展而形成。经济区域集团化蕴含着团结协作、合作共赢的思想,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经济区域集团化是作为世界经济全球化的组成部分,增强了世界经济的活力。
【考题例证2】 (2018·课标全国Ⅱ,35)20世纪60~70年代,法国、联邦德国和意大利北部原本落后的农村迅速实现了机械化,数百万农民成了相对富裕的农场主。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A.马歇尔计划开始发挥作用
B.欧洲经济一体化的推动
C.西欧社会福利制度的确立
D.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
解析 20世纪60~70年代,欧洲北部原本落后的农村迅速发展,实现了机械化,究其原因,一是充分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二是内部合作(欧共体)的推动,三是抓住和平发展这一历史机遇,故答案为B项。马歇尔计划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就发挥作用了,故A项排除。"西欧社会福利制度的确立"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与西欧北部农村的发展没有直接关系,故C、D项排除。
答案 B
视角3 历史趋势--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与经济全球化
【知识点拨】 20世纪60~90年代,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日趋明显,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为具有影响力的三大区域经济集团。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经济全球化发展迅速。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既是全球化的产物,也有利于国际贸易和经济全球化的健康发展。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发展和世界经济的增长,有利于建立完整的世界贸易体系,但也带来压力和严峻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