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李密最后提出解决尽孝与尽忠两者矛盾的办法是什么?他是怎样提出这个办法的?
6.将本文的第三段和第一段调整一个位置,先讲理后讲情好不好?
7.重点赏析语段(句式,用词,修辞手法,表情达意的效果)
(1)"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2)"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4)"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三、合作探究
有论者认为,李密反复强调孝亲,其实是为自己不奉诏仕晋而故意寻找借口。你同意这一观点吗,为什么?
【基础达标】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陨首(yǔn) 切峻(jùn) 猥以微贱(wèi)
B.矜育(jīn) 宦达(huàn) 刘病日笃(dù)
C.希冀(jì) 优渥(wò) 过蒙拔擢(zhuó)
D.盘桓(yuán) 侥幸(jiǎo) 气息奄奄(yǎn)
2.下列句子不属于判断句的一项是( )
A.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B.而刘夙婴疾病。
C.今臣亡国贱俘。
D.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3.下列对各句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行年四岁,舅夺母志--这句话的主要意思是说自己的舅父是个凶狠、无礼义廉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