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三 琵琶行 并序(第一课时) 教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三 琵琶行 并序(第一课时) 教案第3页

第一部分:第一段,送客闻琴。

第二部分:第二段到第四段,应邀弹琴。

第三部分:第五段,感言弹琴。

②按诗的内容,划分为六个段落。可按故事的"发端-发展-高潮-结局"的思路考虑。

第一段,写送客闻琵琶之声。

问题设计:

A."浔阳江头夜送客",这七个字好在哪里?

参考:"浔阳江头夜送客",仅用七个字,就点出地点、时间、人物,拉开故事的序幕,语言平易,如话家常,又高度凝练。

B.作者选取了秋天哪两种有代表性的植物,作用是什么?

参考:红的枫叶,白的荻花,来点染环境,描绘出一幅萧瑟的清秋景象。如同小说的环境描写一样,把人物置于特定的背景中,给人以真切感,可谓"境界全出"。

C.中间四句的作用。

参考:叙写离情别意,有景有情,情景相生。"无管弦",为琵琶女的出场设伏,也与下文"终岁不闻丝竹声"遥相呼应。

D.赏析"主人忘归客不发"与"主人下马客在船"句式。

参考:"主人忘归客不发"与"主人下马客在船"句式相同,一句之中兼写主客,前后映衬。

第二段,步入诗的主体部分,写与琵琶女相见及听她演奏的情形。

问题设计:分别找出描写诗人心情急切、琵琶女羞怯情态以及琵琶女精彩演奏的相关语句。

参考:从"寻声暗问",到移船相见,到"千呼万唤",寥寥数语,写出诗人急切的心情;从"欲语迟",到"始出来",到"半遮面",轻轻几笔,绘出琵琶女羞怯的情态。既然是知音,就无须更多的话语。琵琶女调弦校音,信手弹来,在诗人看来则是"未成曲调先有情";待正式演奏,"大弦嘈嘈","小弦切切",时而高亢,时而幽咽,时而舒缓,时而激烈,时而间歇,或如铁骑驰骋,风雨骤至,或如珠玉落盘,莺语花间。此情此景,令诗人叹为观止。

第三段,叙写琵琶女的身世。

问题设计:

A.第一句有什么作用。

B.复述情节,提示关键词"先追忆""继言""复言"。

参考:以"沉吟放拨"两句肖像描写作为过渡,然后转入琵琶女"自言"的情境中。先追忆往昔繁华岁月,青春年少,貌美艺佳,倾国倾城,风光无限;继言时光流转,人事皆非,少年不再,容颜衰老,以致"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复言"商人重利轻别离",只好在这秋江冷月之中独守空船,而每当"夜深忽梦少年事",总是不知不觉地泪水纵横,梦断妆残。

第四段,写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感慨。

第五段,写琵琶女繁管急弦、凄切哀婉的演奏,写全场的人听乐而动容,写诗人泪洒青衫,无限伤感。

【第四部分设计思路】通过朗读,巩固基础知识,整体感知课文;段落划分,提供两个划分角度,结合文本的段落编排、段落划分难度、学情,在此采用第二种划分方法。该部分的设计意图是理清课文整体架构和段落内部逻辑。段落内部的问题设计,都有针对性的小点,问题形式设计多样,能够拓展学生的思维。

划分段落和概括段意的任务,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完成。具体授课时,讲到每段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