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 四年级下第1课时《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
人教版(新)  四年级下第1课时《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第4页

  3个角:∠ A、∠ B、∠ C。

  ③给自己所画的三角形标上字母,和同桌交流它们各自的名字。

  【设计意图】在说、指、写三角形各部分名称的活动中,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建立三角形表象。

  (3)三角形的底和高

  a.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

  教师:三角形除了有3个顶点、3个角和3条边以外,它和平行四边形、梯形一样,也有底和高。什么是三角形的高?什么又是三角形的底呢?请打开教材阅读第60页上的内容。

  教师指定学生,说说什么是三角形的高,什么是三角形的底。

  强调:高是一条线段,一个端点是顶点,另一个端点是垂足。

  b.画三角形的高。

  教师:在刚才画的三角形内,画出一条高,比一比,看谁画得最规范。

  订正:画好了吗?老师这里有几位同学画的。(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这样画对不对?

  

  教师:正确的高怎样画呢?谁愿意画出黑板上这个三角形的高?边画边说怎么画。

  学生:以BC边为底画一条高,先用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BC边重合,另一条直角边通过A点,然后从A点向它的对边画一条垂线,用虚线表示,标出直角符号,顶点与垂足之间的线段就是三角形的高。写上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写上底。

  教师:仔细观察你画的三角形的底和高,它们的位置有什么特点?(互相垂直)

教师:三角形的底和高是一组互相垂直的线段。画三角形的高实际上就是我们学过的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段。